汪亚东

作品数:7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轮状病毒流感病毒机体免疫裂解气相色谱致病机理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中国公共卫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轮状病毒的致病机理和机体免疫被引量:1
《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1990年第1期7-8,42,共3页汪亚东 张永忠 
本文综述了利用动物模型研究轮状病毒(RV)致病机理和机体对RV免疫的现状和进展。RV感染受年龄、营养状况和气候等因素影响。所致病变与病毒复制、临床症状出现过程有密切联系。机体免疫在清除病毒、疾病恢复以及交叉保护作用上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轮状病毒 致病机理 机体免疫 
流感病毒的裂解气相色谱分析被引量:1
《病毒学杂志》1989年第4期438-440,共3页孟潞英 肖俭 汪亚东 
裂解气相色谱法(Pyrolysis Gas Chromatography,PGC)在微生物学的应用中曾多侧重于细菌的鉴定,Mayer最早用PGC做植物病毒的快速鉴定,80年代国内开始开展了病毒的PGC研究。本文报道用PGC分析流感病毒和新城疫病毒的初步结果。
关键词:流感病毒 裂解气相色谱 
新生儿轮状病毒感染
《中国公共卫生》1989年第10期33-34,36,共3页汪亚东 戴子森 
轮状病毒(RV)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其感染对象主要为6~24月龄婴幼儿,对新生儿、老年人及免疫缺陷者亦可感染。从粪便中检出RV并不总是与腹泻疾病相联系。新生儿RV感染具有患儿排毒率很高,也不一定有腹泻症状的特点。近年来的研究表...
关键词:轮状病毒感染 婴幼儿腹泻 感染对象 腹泻症状 免疫缺陷者 减毒 腹泻疾病 排毒 无症状感染 地区报道 
人轮状病毒的细胞培养现状
《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1989年第2期54-58,共5页汪亚东 孟潞英 张永忠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人轮状病毒(HRV)细胞培养研究的进展现状。HRV体外细胞培养过程必需选用敏感的细胞株,整个培养过程使用胰蛋白酶,旋转培养对获得高效价病毒是必需的。对HRV与细胞的相互作用及HRV细胞培养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讨论。
关键词:细胞培养 轮状病毒 
裂解气相色谱法分析流感病毒和新城疫病毒的初步研究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224-227,共4页孟潞英 肖俭 汪亚东 
应用裂解气相色谱法(PGC)分析了五株流感病毒和一株新城疫病毒感染的鸡胚尿囊冻干样品。正常鸡胚尿囊液样品与病毒感染样品间,流感病毒与新城疫病毒间以及甲型流感病毒与乙型流感病毒间存在着明显差异。但不同血清亚型的病毒样品具有特...
关键词:气相色谱 流感病毒 新城疫病毒 
单克隆抗体在轮状病毒抗原分析和病原诊断上的应用
《单克隆抗体通讯》1989年第1期99-103,共5页汪亚东 李文筒 王小宁 
轮状病毒(RV)是人类及其他哺乳类、禽类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RV性腹泻主要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对新生儿、老年人及免疫缺陷者亦可感染,最近在我国还发现了引起成人腹泻流行的成人腹泻轮状病毒。显然研制出RV疫苗对预防腹泻、保证公...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 轮状病毒 抗原分析 病原诊断 
轮状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1989年第2期1-4,共4页汪亚东 徐德启 
轮状病毒(RV)为双层壳病毒,基因组含11个双股RNA片段。临床上RV是婴幼儿腹泻最主要的病原,RV的基础研究对防治腹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近年来RV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一些进展和现状。
关键词:轮状病毒 婴幼儿腹泻 抗原变异 病毒颗粒 免疫保护作用 氨基酸置换 疏水区 抗原决定基 单克隆抗体 氨基酸顺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