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作品数:22被引量:4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急性心肌梗死PCI替罗非班支架术疗效观察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中国康复医学杂志》《遵义科技》《医药论坛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替米沙坦抑制钙调神经磷酸酶调控牵张刺激诱导乳鼠心房肌细胞Cav1.2mRNA的表达被引量:3
《贵州医药》2011年第9期771-775,共5页杨龙 何炯红 袁正强 徐敏 李杰 柏小川 刘丹 关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81060018]
目的探究牵张刺激对乳鼠心房肌细胞L型钙离子通道(Ca-L)Cav 1.2 mRNA表达的影响以及替米沙坦(Tel)的调控作用。方法 1 d龄SD乳鼠,分离心房肌细胞,于细胞牵引装置培养24 h分组干预:(1)对照组:不予牵张刺激;(2)牵张组:牵张增加16%硅胶膜面...
关键词:牵张 离子通道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 钙调神经磷酸酶 
间羟胺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观察49例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第11期44-45,共2页张文辉 刘霞洪 李杰 袁正强 曾立群 
目的:观察49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使用间羟胺终止发作的疗效。方法:间羟胺10mg加入生理盐水中快速滴注(80~100滴/分),复律后立即停止。结果:总有效率95.91%,复律前血压SBP<90mmHg的59.57%,用药后多在15分钟内转复;不良反应14.28%...
关键词:间羟胺 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 
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诊治242例临床分析
《贵州医药》2009年第10期905-907,共3页袁正强 李杰 刘霞洪 徐敏 聂鹏 刘丹 吴晓乐 关婧 曹波 
关键词:经桡动脉途径 冠状动脉造影 临床分析 介入诊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脏中心 CAG 
漂浮电极临时起搏器置入术的体会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年第13期106-107,共2页李杰 袁正强 刘霞红 
目的:总结用气囊漂浮电极床旁紧急心脏临时起搏抢救心动过缓性心律失常的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因不同病因所致严重心动过缓性心律失常并进行紧急心脏临时起搏治疗的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Seldinger法行深静脉穿刺,在床旁无X线透视条...
关键词:气囊漂浮电极导管 心脏临时起搏 床旁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一例报告
《贵州医药》2009年第2期156-157,共2页刘丹 袁正强 吴晓乐 关靖 刘霞洪 徐敏 李杰 聂鹏 
关键词: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心动过速心肌病 心力衰竭 临床综合征 心脏扩大 ISFC WTO 
PCI联合替罗非班治疗糖尿病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评价被引量:14
《医药论坛杂志》2008年第17期37-38,40,共3页李芝峰 李杰 袁正强 张文辉 
目的评价国产替罗非班联合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术(PCI)治疗糖尿病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入选我科连续收治56例接受急诊PCI治疗的糖尿病NSTEMI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比较...
关键词:冠状动脉内支架术 糖尿病 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替罗非班 
国产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1例
《贵州医药》2008年第11期990-991,共2页袁正强 李芝峰 李杰 徐敏 聂鹏 刘丹 张文辉 
关键词:胸主动脉夹层 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 内科治疗 国产 介入治疗技术 主动脉疾病 早期死亡率 夹层血肿 
急性心肌梗死后直接或择期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术对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被引量:13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年第2期160-161,共2页袁正强 李芝峰 曾力群 刘霞洪 徐敏 李杰 张文辉 刘丹 聂鹏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直接或择期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对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108例初次AMI患者分为直接PTCA组(n=65例)和择期PTCA组(n=43例)。直接PTCA组于发病后6±4.23h对梗死相关动脉行PTCA及支架术...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支架术 康复 
急性心脏压塞的及时诊治
《贵州医药》2006年第11期1022-1024,共3页袁正强 李芝峰 曾力群 徐敏 李杰 刘霞洪 刘丹 聂鹏 何炯红 
关键词:急性心脏压塞 诊治体会 心脏介入性治疗 临床意义 生命安全 死亡原因 术中预防 治疗术 
血管缝合器的临床应用体会(附20例报告)被引量:1
《贵州医药》2006年第1期61-61,共1页袁正强 李芝峰 杨龙 张文辉 聂鹏 刘霞洪 徐敏 刘丹 李杰 
经皮穿刺股动脉。置入一定内径的动脉鞘管是各种介入治疗较常选用的途径之一。但术后加压包扎,需要患者穿刺下肢制动12-24小时左右,尤其是肝素化的患者,需要卧床更长时间,多数病人难以接受,为缩短患者术后卧床及穿刺下肢制动时间...
关键词:经皮血管缝合器 临床应用 经皮穿刺 术后卧床 下肢制动 相关并发症 股动脉 介入治疗 动脉鞘管 加压包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