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

作品数:4被引量:4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主题:江汉平原勘探方向选区评价海相地层油气赋存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海相油气地质》《资源环境与工程》《油气地质与采收率》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江汉平原印支期以来的盆山耦合关系及下古生界油气响应被引量:7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7年第3期49-51,共3页郭战峰 刘新民 陈红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开发研究项目(P02006)
利用构造地质学和油气系统理论,以盆地构造—沉积分析技术为手段,研究了印支期以来江汉平原与周缘造山带的耦合关系,探讨了江汉平原的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印支期以来江汉平原及周缘经历了挤压、拉张、挤压3次大的构造应...
关键词:盆山耦合 构造演化 下古生界 勘探方向 江汉平原 
江汉平原古生界构造结构特征及油气勘探方向被引量:17
《海相油气地质》2006年第2期9-16,共8页郭战峰 杨振武 刘新民 陈红 龙幼康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开发研究项目(编号:P02006)的部分成果
江汉平原古生界具有北西—南东向分为三块、北东—南西向分为三带及纵向上多层楼的构造结构特征。三个区块为当阳—京山构造区、荆州—仙桃构造区及鄂城—大冶构造区,每个区块均可划分出三个次级构造带,并在全区形成三个构造变形分带。...
关键词:古生代 构造结构 构造单元 油气勘探 勘探潜力 勘探方向 江汉平原 
江汉平原构造演化与中、古生界成藏模式探讨被引量:6
《资源环境与工程》2005年第4期268-272,共5页郭战峰 陈红 刘新民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开发研究项目(项目编号:P02006)部分研究成果。
江汉平原自晚元古代变质基底形成,中扬子准克拉通化之后,先后经历了加里东、海西~早印支、晚印支~早燕山以及晚燕山~喜山期四次大的构造旋回,空间上形成了海盆、煤盆和盐盆纵向叠置的“三层楼”构造格局。江汉平原构造的复杂演化过程...
关键词:构造演化 油气运移 成藏模式 中、古生界 江汉平原 
下扬子地区海相地层油气赋存条件分析及选区评价被引量:20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第5期526-530,共5页郭念发 赵红格 陈红 张维 赵新华 
国家计委;经委"九五"重点科研攻关项目(D20-1-4)
通过对下扬子地区厚逾万米的以碳酸盐岩为主的海相地层的生、储、盖等条件分析,认为其具备形成大中型油气田的有利地质条件,但在中新生代该区海相地层广泛遭受了多期次不同形式不同强度的改造,大部分地区改造强烈,部分地区已被剥蚀殆尽...
关键词:下扬子地区 海相地层 后期改造 改造盆地 油气聚集成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