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作者=刘虎俊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粘土沙障及麦草沙障合理间距的调查研究被引量:76
《中国沙漠》2000年第4期455-457,共3页常兆丰 仲生年 韩福桂  
确定机械沙障障间距的基本原理是障间风蚀沙量等于积沙量。障间凹曲面面积与障间距及沙面坡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回归关系 ,运用这种回归关系就可以建立障间风蚀沙量等于积沙量的等式方程。在民勤沙区取样分别建立粘土沙障和麦草沙障的风...
关键词:粘土沙障 麦草沙障 沙障间距 风蚀量 积沙量 
仿真固沙灌木防风积沙效应的风洞模拟研究被引量:14
《水土保持学报》2011年第6期49-54,共6页孙涛 王继和 满多清 吴春荣  马全林 朱国庆 
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1002FKDA0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9BAC054)
仿真固沙灌木是一种由抗老化的高分子化合物聚合而成并具有与油蒿、沙蒿等沙生灌木相似外部形状的新型防风固沙材料。在风洞内对不同疏透度(β)的仿真固沙灌木,在7,9,12,15m/s的实验风速下进行模拟研究,测定其防风与积沙效应,探讨输沙...
关键词:仿真固沙灌木 疏透度 风洞模拟 防风固沙 
石羊河下游荒漠植物区系及其植被特征被引量:32
《生态学杂志》2006年第2期113-118,共6页 王继和 常兆丰 马全林 杨自辉 詹科杰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2002BA517A09);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ZS041-A25-O15)
石羊河下游位于干草原向荒漠过渡区域,有天然种子植物23个科,73个属,123个种,不仅有典型的戈壁荒漠成分,也渗入一些草原化荒漠植物种类。其荒漠植被特征更明显,群落层片结构简单,群丛建群种的74.4%是灌木和半灌木,构成了灌木、半灌木旱...
关键词:石羊河下游 荒漠植物区系地理 植被 特征 
石羊河中游河岸沙蒿种群的空间格局和关联性分析被引量:6
《干旱区研究》2013年第2期256-263,共8页张莹花 世增  满多清 李银科 韩福贵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1060080);甘肃省科技支撑项目(090NKCA121)
以石羊河中游荒漠河岸植被优势种群沙蒿(Artemisia arenaria)为研究对象,采用点格局分析法,对垂直于河道不同距离梯度上沙蒿种群的空间格局和空间关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随着垂直于河道方向距离的递增,沙蒿种群由增长型逐渐演变...
关键词:河岸 沙蒿(Artemisia arenaria) 种群 空间格局 关联性 石羊河 
1960—2005年民勤典型绿洲-荒漠过渡带景观格局与动态被引量:16
《应用生态学报》2010年第3期714-722,共9页马瑞 王继和 屈建军 胡小柯  
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6BAD26B08);科技部省部会商项目(2007BAD46B02);甘肃省重大科技专项(0702NKDH030);甘肃省科技开发专项(0805TCYH027)资助
利用ERDAS、GIS等技术,系统分析了1960—2005年间民勤典型绿洲-荒漠过渡带的景观格局与动态.结果表明:林地和耕地是影响过渡带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研究期间,绿洲向外围扩张了2~3km,且过渡带向荒漠位移,过渡带宽度由1960年的4km增至198...
关键词:民勤 绿洲-荒漠过渡带 景观格局 景观动态 
青土湖水面形成过程中荒漠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被引量:4
《干旱区研究》2017年第1期72-78,共7页淑娟 世增 袁宏波 马剑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60129,31160116,31460134)资助
对已干涸50多年的青土湖进行人工输水,引起区域植物群落变化,对干旱区植被恢复研究具有参考意义。经过4 a的定位观测,应用空间分布指数及典范对应分析方法,分析青土湖岸的植物群落结构及与其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人工湖形成过程中,距...
关键词:输水 植物群落 组成结构 空间结构 青土湖 
仿真固沙灌木防风固沙林配置模式研究与示范被引量:1
《中国科技成果》2014年第9期14-15,共2页 袁宏波 郭春秀 李学敏 淑娟 王多泽 开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60201)和国家973计划前期项目(201208723203)共同资助.
该项目针对干旱区防沙固沙林体系存在的植被衰败、植物固沙困难的现实,观测梭梭、白刺、油蒿、花棒和红砂个体构型与其防风固沙效能,建立仿真固沙灌木标准化生产构型参数,研制形成3种仿真固沙灌木。将其应用到退化防风固沙林恢复,...
关键词:仿真固沙 防护林配置模式 风速削减率 输沙率 
民勤青土湖梭梭茎干液流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被引量:3
《干旱区研究》2022年第4期1143-1154,共12页强玉泉 徐先英 张锦春  郭树江 段晓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60238);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21JR7RA733)。
利用TDP插针式植物茎流计,对青土湖5-10月不同直径梭梭茎干液流通量(SV)日、季变化进行监测,结合气象数据,研究青土湖梭梭的耗水特性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特征。结果显示:(1)晴天,6-8月梭梭SV日变化曲线主要呈单峰型;7月偶有多峰型,峰...
关键词:梭梭 气象因子 土壤水分 茎干液流 民勤 
绿洲荒漠过渡带不同演替阶段白刺灌丛植被和沙堆形态特征相关性分析被引量:9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第3期396-403,411,共9页孙涛 贾志清  钱雅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60237,3130059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671528);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7YFC0504305-02);国家留学基金委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特别项目(201708625016)
在实地调查和形态测量的基础上,应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研究民勤荒漠绿洲过渡带4种不同演替阶段白刺灌丛沙堆植被、形态和尺度特征,分析各演替阶段主要特征间的相关关系,阐明演替过程中沙堆主要特征间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白刺灌丛的整...
关键词:荒漠绿洲过渡带 白刺 演替阶段 沙堆 形态特征 相关性 
民勤荒漠植被的形成与演替过程及其发展趋势被引量:25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年第7期116-124,共9页常兆丰  赵明 韩福贵 仲生年 唐进年 
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内陆河下游绿洲型防沙治沙综合技术体系研究(2002BA517A-09)资助
甘肃省民勤县是我国的典型荒漠化地区,自西汉以来生态环境逐渐退化,植被经历了一个从沼泽植被到盐生草甸植被再到荒漠植被的退化过程。水资源的变化是决定当地植被退化的主导因子,在大面积湖泊、河流背景上是沼泽植被,在干涸湖泊、河床...
关键词:典型荒漠化 生态 植被 演替 退化 民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