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作者=刘邵权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就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来自四川省的实证被引量:3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年第7期66-73,共8页徐定德 曹莎 税玥  王旭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角色认知与行为视角的山丘区农村女性就业转移动态机制及效应研究”(4151527)
[目的]利用四川省400农户710个务工个体调查数据,探究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就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以期加深对农民工迁移选择行为的规律性认识,进而为优化农民工就业环境,合理引导其迁移行为,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提供有益借鉴。[方法]在控制务...
关键词:社会资本 非农就业 劳动力迁移 区位选择 四川省 
四川省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空间格局及驱动机制被引量:12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2017年第3期351-361,共11页曹莎  彭立 徐定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71527);四川省软科学计划项目(2015ZR0121)资助
在利用投影寻踪模型测度各地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对四川省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水平和差异的空间格局及驱动机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虽然个别地市发展存在一定起伏,但全省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成都和攀枝花一直是水平最...
关键词:四川省 基本公共服务 投影寻踪模型 空间格局 驱动机制 
政府培训对洪灾风险区农户防灾减灾意愿与行为影响研究
《灾害学》2025年第1期36-41,共6页王智 张枫琬  徐定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地震高风险区聚落农户避灾准备行为决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41801221)。
面对洪灾威胁,采取有效的防灾减灾行为能够保障农户的生命财产安全,政府培训是促进农户主动采取防灾减灾行为的重要举措。该研究以四川省洪灾风险区540户农户为调查对象,实证检验了政府培训、培训广度对农户采取防灾减灾行为的影响以及...
关键词:洪灾风险 政府培训 防灾减灾意愿和行为 中介效应 
川西南山区聚落宜居性的空间差异分析被引量:6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4年第9期1236-1241,共6页于慧  王勇 卫东 郑志军 
中国科学院重点方向性项目(KZCX2-EW-3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1350;41101552);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2013)
结合山区实际情况,建立山区聚落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山区聚落宜居性评价模型对川西南山区26个区县进行系统评价,计算出川西南山区聚落宜居性指数。在此基础上通过ESDA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研究川西南山区聚落宜居性的空间差异,结果表...
关键词:川西南 山区聚落宜居性 空间差异分析 
我国农村医疗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四川省为例被引量:3
《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第22期9729-9731,共3页何飞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知识创新前沿项目"西南典型山区‘21世纪新山区’农村发展模式研究";成都市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成都市社科"十一五"规划研究项目"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双流模式研究"的部分成果
以四川为例,根据双流县、都江堰市、简阳市和屏山县4地农村医疗体系的实地调研结果,从农村医疗体系的服务网络体系、实体运转体系、人才体系、保障体系等几个主要方面,指出我国农村医疗体系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 医疗体系 四川 
都江堰市生态足迹与生态经济持续性评价被引量:1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6期143-147,共5页卢旭  
教育部2004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4JZD010)
采用生态足迹的评价方法,对都江堰市人均生态足迹需求和人均生态足迹供给进行计算,并利用中国东、西部和各个省、区、市的生态足迹占用、万元GDP生态足迹占用、全球人均生态足迹占用以及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的生态足迹占用等进行生态经...
关键词:都江堰市 生态足迹 生态经济 持续性 评价 
旱坡地节水农业新技术——地下地膜截水墙
《西南农业学报》2002年第2期92-94,共3页廖晓勇 陈治谏  张信宝 
重庆市孵化基金项目 (2 0 0 0 -65 41);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创新种子基金项目 (0 10 2 17);国务院三建委办公室资助项目 (SX2 0 0 1-0 2 1)部分内容
在南方低山丘陵区 ,旱坡地部分土壤水以壤中流形式侧向运移 ,而季节性干旱发生时 ,往往消失。地下地膜截水墙技术即是将地膜等高垂直埋设至下伏不透水岩层 ,阻断壤中流而形成土壤微型水库。在三峡库区的应用试验表明 ,地下地膜截水墙可...
关键词:地下地膜截水墙 节水农业 旱坡地 南方低山丘陵区 
中国山丘区人口老龄化时空演变与影响因素被引量:1
《山地学报》2024年第4期519-534,共16页连昭阳 仲佳 徐定德 曹莎  
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2019-2035)编制及相关专题研究(Y9D2850)。
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自21世纪以来日益加剧,特别是在地形复杂、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山丘区域,其人口年龄结构的变迁对资源优化配置及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了深刻影响。既有研究多聚焦于全国或特定区域的老龄化现象及其机制,而对山丘区这一特...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时空演化 地理探测器 影响因素 山丘区 
成都市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的关联效应被引量:12
《山地学报》2021年第2期262-274,共13页周爽  彭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71194)。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景观格局发生巨大变化,进而引起城市生态系统过程和结构变化,降低了生态系统功能的发挥和服务供给。然而,目前关于城市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变化关系的定量研究较为缺乏。本文以成都市为研究区,利用...
关键词:城市 景观生态效应 土地利用 地理探测器 
汶川地震重灾区雅安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被引量:12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5期554-559,共6页玉娟  斌涛 淑珍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性项目(西南山区情势与资源环境安全战略研究(KZX2-YW-333));雅安市政府抗震救灾应急专项(汶川地震重灾区雅安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是汶川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目的在于为重灾区恢复重建提出适宜人口规模,使灾后重建的人口空间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对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3个关键要素——耕地资源、水资源和环...
关键词:汶川地震重灾区 雅安市 资源环境 承载力 耕地资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