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刊名=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安徽省膨胀土分布及工程地质特征研究被引量:13
地质灾害环境保护2012年第2期54-59,共6页潘国林 吴泊人 李郑 
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公益性水工环项目:安徽省致灾类特殊土调查评价(AHGTT2006-53)
在研究近年安徽省膨胀土调查评价、岩土工程勘察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基础上,圈划出安徽省膨胀土的分布范围。阐述各区域地质环境条件、膨胀土成因特征和工程地质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定性半定量的方法,对全省进行膨胀土危害程度分区。
关键词:安徽省 膨胀土 地质环境 危害 
深圳斜坡类地质灾害特征及成因分析被引量:7
地质灾害环境保护2013年第3期70-75,共6页熊金安 汪磊 
崩塌和滑坡是深圳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在研究地质环境的基础上,使用地质灾害调查资料,从空间分布、时间分布、灾害规模、灾害要素等方面总结深圳崩塌、滑坡的规律和特征,从地质、地貌、气候条件和人类活动程度方面分析其成因。
关键词:斜坡类地质灾害 特征 成因 深圳 
温岭观夕硐古采石场工程地质条件评价被引量:2
地质灾害环境保护2014年第2期63-67,共5页祝介旺 李丽慧 田洪水 傅燕 罗巧慧 何万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41272066;41172269);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点部署项目(KZZD-EW-05-02)资助
观夕硐是古人地下采石活动形成的洞室群。其历史可追溯到1500年前,属于大型地下工程。为解答观夕硐长期稳定,千年不倒的原因,研究洞区的工程地质条件。此研究既为长屿洞天地质公园大型地下古采石场遗址的保护和旅游安全积累地质资料,也...
关键词:长屿硐天 古采石场 工程地质 
广州市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分析评价被引量:1
地质灾害环境保护1996年第1期83-87,共5页伍四明 
本文从构造稳定性和地面稳定性两方面进行了场地稳定性分析.从桩型选择、持力层选择和承载力计算三方面进行了桩基评价和计算,最后简述了深基坑的支护。
关键词:稳定性 桩基 深基础 高层建筑 岩土工程 
成都粘土环境中铅的环境容量研究
地质灾害环境保护1996年第3期24-29,共6页赵录 费美高 许国琳 
成都理工学院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资助
铅在成都粘土环境中的行为,至今未见研究报道。本文通过现场调研取样,在收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前提下,以实验室内淋滤试验为手段.研究铅在成都粘土环境中的特征,计算铅的平均迁出系数,利用环境容量模式,预测成都粘土环境中铅的污染。
关键词:成都粘土 淋滤试验 环境容量  污染 粘土环境 
胶东半岛的地质灾害及防治对策建议被引量:4
地质灾害环境保护2010年第3期12-17,共6页杜康康 孔彦 李相然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专项经费项目;基于海水入侵的河口海岸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课题编号:200901076)部分成果
胶东半岛地处东北亚,是带动山东半岛乃至全省经济超常规、高速度、跨越式发展的"龙头"区域。近年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在地质环境脆弱地区诱发的地质灾害逐渐加剧。本文分析了胶东半岛地质环境条件及其地质灾害的相关性,对胶东半岛地...
关键词:地质灾害 类型 发育特征 防治对策 胶东半岛 
支撑盲沟抗滑桩联合治理富水滑坡实例分析被引量:3
地质灾害环境保护2019年第1期25-29,共5页柴卓 
对于浅层富水性滑坡的有效治理,疏干、引排滑坡体内的地下水十分关键。探究治理浅层富水滑坡可行有效、造价节约的工程治理联合措施,以期为类似滑坡治理工程实践提供参考。结合曹家咀滑坡治理工程实例,讨论支撑盲沟的相关设计问题(适用...
关键词:富水滑坡 支撑盲沟 抗滑桩 
德宏州盈江县苏典乡勐嘎村勐嘎小河泥石流治理工程效果评价
地质灾害环境保护2023年第2期18-22,共5页蒋林虹 杨林 徐文杰 
德宏州盈江县苏典乡勐嘎村勐嘎小河泥石流历史上曾多次暴发不同规模的泥石流灾害。曾堵塞桥涵,淤埋田地,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生产秩序,对勐嘎村居民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经过调查,通过对勐嘎小河流域内地质环境特征、地形地...
关键词:泥石流 灾害特征 工程治理 运行效果评价 
桂林市屏风山西侧危岩成因及稳定性分析被引量:5
地质灾害环境保护2012年第2期60-64,共5页刘宝臣 郑金 向志坤 
广西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广西喀斯特区域危岩灾害防控技术研究"(桂科攻0992027-8)
研究区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岩质边坡。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危岩体发育的内因和外因,对危岩体进行分类。采用静力解析法,对各类型危岩体进行受力模型分析和稳定性计算,判断各危岩体的稳定情况。
关键词:喀斯特 发育成因 静力解析 致灾因子 
基于动力反透射模型的成层边坡稳定性分析被引量:2
地质灾害环境保护2013年第3期76-80,共5页陈臻林 胡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002126);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SKLGP20092010)
利用波动理论研究含水平结构面的成层边坡在地震波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规律,提出一种动力反透射模型。该模型考虑结构面和坡面所导致的地震波场分裂和叠加,以及地震波通过结构面的能量分配。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符合实际工程。
关键词:动力响应 结构面 传播特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