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关键词=修复性司法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刑事和解制度的正当分析
《法制博览》2018年第33期86-87,共2页潘斐 
在我国,对于当事人达成和解的刑事案件的宽缓处理被称之为刑事和解。刑事和解制度在调动当事人解决矛盾的积极、满足加害人赎罪心理需求、保障被害方及时获得充分赔偿、缓解案多人少的压力、恢复社会关系的稳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
关键词:刑事和解 正当 修复司法 法社会学分析 法经济学分析 
修复司法理念下的环境资源刑事案件量刑规范建构——以碳汇赔偿情节的动态量化评估路径为视角被引量:1
《海峡法学》2023年第4期53-60,共8页陈明聪 朱建芳 
最高人民法院2023年度司法研究重大课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司法制度的传承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ZGFYZDKT2023-01)。
传统刑事诉讼中依靠法官的素养和经验进行综合判断,一次估算出宣告刑的“估堆”量刑法并不能适应修复司法需求。碳汇赔偿情节的量刑范式应采取动态量化评估的方式进行,在公安侦查、检察起诉、法院审理等阶段突出行为人碳汇赔偿情节...
关键词:碳汇补偿 量刑规范 修复司法 动态量化评估 
关于环境公益诉讼相关问题的调研被引量:6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113-120,共8页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课题组 张爱云 
2016年山东省法院重点调研课题调研报告
一、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一)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立法梳理2012年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第55条是我国法律第一次从程序上明确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填补了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法律空白。2015年新《环境保护法》第58条明确了"有...
关键词:环境公益诉讼 检察机关 公益组织 赔偿金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修复司法 专家辅助人制度 原告资格 
修复司法与刑事司法模式改革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99-102,共4页胡瑾 
修复司法是指与特定犯罪有利害关系的各方共同参与犯罪处理活动的司法模式。修复司法的公正、效率和人道价值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冲突解决方式的要求基本一致。修复司法体现了我国刑法追求建立和谐社会关系的目的。
关键词:修复司法 冲突解决方式 刑事司法模式 
犯罪学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被引量:2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4期25-28,共4页康均心 赵波 
社区警务、社区矫正与修复司法都强调整合社区资源、增强社区凝聚力、广泛发动社会公众参与预防和控制犯罪。它们并称为积极刑事司法的三大支柱,被认为代表了21世纪刑事司法发展的方向,也是当前犯罪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社区警务 社区矫正 修复司法 
修复司法理论与检察工作实践——以构建和谐社会为视角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8年第6期1-4,共4页倪慧芳 张兴荣 
修复司法(Restorative justice)理论的提出及实践,虽然不过三十年,却以其崭新的法治理念和创新的司法模式,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与传统的报应司法或者矫正司法相对应,修复司法更加注重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更加强调当事...
关键词:修复司法 传统司法 和谐社会 刑事和解 
修复司法本质要求的多元简议
《法制与经济》2010年第6期28-28,31,共2页韩剑尘 
安徽理工大学青年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我国刑事诉讼的修复司法模式研究"(QN200638)
修复司法是一种新的刑事思潮和法制模式,它是在传统刑事司法模式的弊端日渐凸显的情况下兴起的。它的主要内涵是将犯罪分子破坏的社会关系进行修复的一种非司法活动,实质是修复被损害了的社会关系。其本质要求的多元主要表现为修复...
关键词:刑事司法 修复司法 本质要求 多元 
修复司法被引量:67
《法学研究》2006年第1期52-61,共10页陈晓明 
与传统刑事司法相比,修复司法在满足各方当事人需要、吸引社会公众参与、预防和减少犯罪、降低成本、提高成效等方面具有优势,但也有过度依赖当事人、适合处理的案件有限、社会控制的不当扩大和对弱势群体及当事人权利保护不力等局限...
关键词:修复司法 传统刑事司法 司法模式 
修复司法制度在中国实践构想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年第8期295-296,共2页劳伟汉 
修复司法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刑事司法的解决犯罪问题的方式与方法,是刑事司法发展的方向。修复司法相对于传统的刑事司法以刑罚为主体的一元的犯罪预防模式转化为以刑罚和非刑罚相结合的多元犯罪预防模式。文章在阐述组织行为学相关...
关键词:修复司法 组织行为 被害人 加害人 犯罪 
互联网时代未成年人刑事特别程序的模式及其改革面向被引量:19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8年第3期70-90,共21页自正法 
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互联网法院建构逻辑的实证研究"(CLS(2017)Y21);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博士项目"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理论基础与实证研究"(2017BS38);2018年重庆大学中央高校基本业务科研创新能力提升专项"互联网法院运行逻辑的理论基础与完善路径研究"的阶段成果
以互联网技术为先导的工业革命,在带来了巨大效益的同时,也催生了一些负面效应,如互联网领域愈演愈烈的未成年人犯罪。随着未成年人刑事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未成年人刑事特别程序逐步呈现三种模式,其中,特殊监护模式发端于国家亲权...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 未成年人刑事特别程序 国家亲权 未成年人福利 修复司法 正当程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