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关键词=原审法院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司法信箱
《人民司法》1990年第12期43-44,共2页
编辑同志: 我院审理了一起自诉伤害案件,一审法院认为不构成犯罪而裁定驳回自诉,二审法院审理后认为构成犯罪,但对于二审法院可否直接作出判决,出现了不同意见。
关键词:驳回自诉 伤害案件 二审法院 一审法院 房屋买卖 申请执行 一审裁定 发回重审 一审终审 原审法院 
亲子鉴定引出名誉权官司
《中国律师》1997年第8期25-26,共2页秋实 
关键词:亲子鉴定 侵害名誉权 社会评价 上诉人 民法通则 原审法院 原告 民事审判 代理人 诉讼请求 
关于二审撤销原判发回重审的若干问题
《现代法学》1985年第4期67-69,93,共4页孙飞 
在刑事诉讼第二审程序中,二审法院撤销原判,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判,表明了二审法院原审理过程和原判决的否定。对于原审法院来说,它是二审的审理结果中较为严厉的一种。在实践中。
关键词:发回重审 撤销原判 原审法院 刑事诉讼法 被告人 补充侦查 法定诉讼程序 重大意义 刑事案件 二审 
对刑事审判救济程序主体的重新审视被引量:2
《刑事司法论坛》2001年第1期180-204,共25页梁玉霞 
一、殊途同归:程序与实体的冲撞刑事审判救济程序是旨在发现和纠正一审判决、裁定错误而设置的一审后审判程序,在我国,包括二审程序,死刑复核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三种。其中,二审程序是由不服一审未生效裁判而上诉或抗诉的被告人或检察...
关键词:刑事审判 救济程序 对方当事人 被告人 审判监督程序 上诉法院 原审法院 程序主体 审判程序 裁判者 
刑事诉讼中的再审与复权不能混同
《法律学习与研究》1987年第6期57-,共1页余明 
近来发现有些书刊和文章在解释与运用再审这一概念时,或者不够准确,或者与其他相近的概念相混淆。再审,有的同志解释为:'是依审判监督程序,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确有错误的判决或裁定所进行的重新审理。'(见《相近易混法律词语析释》一书。
关键词:复权 审判监督程序 再审程序 原审法院 申请再审 审理程序 剥夺自由 上级人民法院 犯罪记录 法学词典 
是非自有公论──邓成和侵害包头市邮电局名誉权案始末
《通信企业管理》1996年第2期39-39,共1页沈静茹 
是非自有公论──邓成和侵害包头市邮电局名誉权案始末沈静茹1995年11月29日,内蒙古包头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被告邓成和立即停止对原告包头市邮电局名誉权的侵害行为,并在相关的六家报纸上公开向包头市邮电局赔礼道...
关键词:包头市 名誉权 邮电局 内蒙古自治区 中级人民法院 侵权的民事责任 原审法院 终审判决 合法权益 中国消费者协会 
“监督抗”应由原审法院再审
《法学杂志》1993年第6期18-18,共1页勾传增 关震 郝丽娟 
检察机关对民事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是健全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重要措施,它对于保证法律的正确实施,保护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利,保障人民法院正确行使职权,维护国家法制的尊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具...
关键词:最高人民法院 检察机关 审判监督程序 法律效力 原审法院 再审 最高人民检察院 同级法 抗诉 当事人 
广州法院2014年医疗纠纷十大案例
《法治论坛》2015年第4期203-238,共36页
案例一:医疗纠纷刑事案——被告人罗某某殴打某院医务人员案一、要点提示(一)被告人罗某某行为的定性寻衅滋事罪一般是指行为人出于逞强争霸、显示威风、寻求精神刺激而无事生非,无故、无理随意殴打、追逐、辱骂他人,或强拿硬要、随意...
关键词:医疗纠纷 寻衅滋事罪 鉴定意见 颅骨修补术 十二指肠残端瘘 情节恶劣 上诉人 原审法院 赔偿责任 情节严重 
对民诉法中规定的申请再审的两点理解
《法学杂志》1993年第6期23-24,共2页高铁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诉法)第178条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现在司法实践中,对该条文中申请再审法...
关键词:申请再审 人民法院 当事人 原审法院 法律效力 民诉法 审判监督程序 法院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裁定 
刑事诉讼中的提审制度
《现代法学》1992年第2期52-54,共3页王洪祥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提审有三种:一是一审案件管辖移送中的提审;二是死刑复核程序中的提审,三是审判监督程序中的提审。但由于法律条文规定得比较原则,也不够完善。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 提审 审判监督程序 被告人 上级法院 中级人民法院 检察院 高级人民法院 案件管辖 原审法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