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关键词=张恨水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张恨水的小说改良和文学实绩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35-38,共4页林锡潜 
从《春明外史》开始的张恨水的小说改良 ,在漫长的创作生涯中 ,先后成功改良了社会言情小说《啼笑因缘》和社会讽喻小说《八十一梦》等作品 ,取得显著的文学实绩。他大量创作的抗战小说也起到了激励民气的一定作用。张恨水的文学道路 ,...
关键词:张恨水 小说改良 章回体 社会言情小说 社会讽喻小说 
用出版存留北京文化——访中国文联出版社社长奚耀华
《出版参考》2002年第21期8-8,共1页魏东 
背景资料:中国文联出版社新推出了一套“品位北京丛书”,有着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可读性,甚至某些学者评价道:在京味图书出版的历史上,它具有开创的意义。为此,记者采访了该书的策划人、中国文联出版社社长奚耀华。
关键词:北京文化 图书出版 文联 出版社 文化价值 资料价值 张恨水 北京传统文化 老北京 情感因素 
特立独行的民国著名记者赵敏恒被引量:3
《文史春秋》2006年第11期56-58,共3页刘亦实 
关键词:民国时期 名记者 特立独行 赵敏 新闻界 史量才 王芸生 张恨水 
论《啼笑姻缘》中的爱情描写被引量:2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第4期7-8,共2页黄晓旭 
在《啼笑姻缘》中,张恨水通过一男三女之间发生的一场啼笑皆非的爱情故事,为我们展现了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交流冲撞背景下,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爱情观念与模式,揭示了男性、女性面对真爱与浮华时的内心纠葛和情感激荡,将一个简...
关键词:《啼笑姻缘》 张恨水 爱情描写 
张恨水的散文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Z1期129-130,共2页白利宏 
张恨水(1895—1967)原名张心远,安徽潜山县人。出生在江西景德镇。童年是在江西度过的,因而在他说话时,夹杂着江西和安徽口音。他的父亲在江西卡子上做税务工作。张恨水在家为长,三个弟弟两个妹妹。 他的笔名很多,最常用的笔名是“恨水...
关键词:张恨水 散文 安徽潜山 抗日战争时期 小说 景德镇 税务工作 国共合作 抗日统一战线 江西 
中国现代早期文化产业的一个案例——市场机制下的张恨水写作
《当代文坛》2007年第1期131-133,共3页朱周斌 
关键词:文化产业 中国现代 典型案例 张恨水 市场机制 早期 写作 《金粉世家》 
张恨水小说创作的叙事艺术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第4期60-60,共1页吴彦 
张恨水小说有四种典型叙事模式:家族叙事,新闻叙事,原型叙事,侦探叙事。
关键词:张恨水 叙事 模式 
张恨水报刊编辑思想对当代新闻工作者的启示被引量:1
《科教文汇》2009年第10期272-273,共2页宋玮 
张恨水是中国报刊史上少有的采、写、编、管都很在行的"全能报人"。他的办报实践对后人来说是一笔丰厚的财富。他虽非专业出身,却恪守着新闻的信条,他拥有一颗爱国心,勤奋工作,精进不已,具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读者意识,他的编辑思想为...
关键词:张恨水 编辑思想 启示 
张恨水的“写作”人生
《新作文(高考在线)》2012年第5期40-41,共2页
张恨水不仅是民国最多产的作家,而且是作品最畅销的作家,他每天同时给七八家报纸创作连载小说,其效率可谓天下无敌。他不仅用连载小说救活了多种报纸,且以一支笔养活着数十口人的大家族。
关键词:张恨水 人生 写作 作家 小说 连载 报纸 
张恨水小说创作与民族文化认同
《池州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14-17,共4页王凤娟 
张恨水小说创作是张恨水对现代中国民族文化认同的一种文学表达,是对民族文化现代化的一种文学实践,它展示了现代中国民族文化身份的一种自我认同。因此,无论是作为现代中国民族文化叙事,还是作为对民族文化认同的文学实践,张恨水小说...
关键词:张恨水 民族文化认同 现代中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