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关键词=有机碳稳定性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改性生物炭对土壤有机及化学结构的影响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5年第1期187-196,共10页刘东明 郭宇轩 魏圆慧 贾广昊 丁文杰 毛艳玲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闽〔2023〕TG25号);福建省财政厅项目(KKY22005XA)。
通过对生物炭进行改性来优化其表面性质,是强化在土壤中固持能力的新方法,因此明确改性生物炭对土壤有机及化学结构的影响十分必要。本研究以南方红壤为研究对象,对生物炭进行镁改性和用球磨法制备纳米生物炭并表征,采用盆栽试验,...
关键词:改性生物炭 纳米生物炭 土壤有机 有机化学结构 有机稳定性 
桉树人工林林龄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4
《林业科技》2023年第6期6-10,共5页余平福 朱俊华 吴群升 杜亮 覃伟 何欣欣 
广西国有大桂山林场《桉树人工林地力维持策略研究》(202200100);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桂东北桉树中大径材培育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桂林科研[2022ZC]第15号)。
本研究以广西国有大桂山林场为研究区域,选择传统轮伐期内不同林龄(1 a、2 a和4 a)桉树人工林土壤以及邻近撂荒地土壤(0 a)为研究对象。采集0~20 cm土层原状土样,通过湿筛法将土样分为4个粒级团聚体,包括>2 mm、2~1 mm、1~0.25 mm和<0.2...
关键词:桉树人工林 土壤团聚体 有机含量 有机稳定性 
江汉平原不同土地利用和起源下农田土壤有机组分变化被引量:11
《水土保持学报》2012年第6期153-157,共5页邰继承 潘根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830528);内蒙古民族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项目(NMD1003)
调查采集了江汉平原不同土地利用和起源农田土壤表土样品,分析总有机(SOC)、热水溶性有机(HWEC)、易氧化有机(LOC)及其有机键合组分含量特征,并探讨有机量和与之影响的主要土壤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和起源均会...
关键词:土壤有机 有机组分 土地利用 土壤起源 有机稳定性 
长期不同施肥对新疆荒漠农田土壤含量及其剖面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3
《水土保持学报》2022年第4期333-341,共9页向姣 王著峰 王玉刚 冯文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7023,U180334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政府间重点专项”(YS2020YFE010321)。
以建于1990年的新疆阜康荒漠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的长期施肥定位试验为平台,分析了不施肥(CK)、单施化肥(化肥常规NPK和化肥高量N2P2K)、化肥配施秸秆(化肥配施秸秆常规NPKS和化肥配施秸秆高量NPKS2)和化肥配施猪粪(NPKM)对农田土壤有机...
关键词:长期试验 秸秆还田 土壤剖面 盐碱土 无机 有机稳定性 热学分析 
耕作措施对民勤绿洲区农田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1
《福建农业学报》2021年第7期826-835,共10页陈亮 王军强 李彦荣 栾倩倩 王翠丽 王振龙 赵旭 
甘肃省级引导科技创新发展专项资金项目(项目号2019ZX-06);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项目号lzujbky-2021-kb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67013,31560170)。
【目的】探讨不同耕作措施对民勤绿洲区农田土壤的团聚体组成及有机稳定性的影响,以期为开展民勤绿洲区农田土壤抗蚀性研究、促进绿洲区农田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托民勤绿洲区的长期定位试验,以自然撂荒地为...
关键词:耕作 绿洲农田 团聚体 有机稳定性 
气候变暖对寒区草地土壤有机库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生态学杂志》2024年第6期1604-1611,共8页吕汪汪 孙建平 吕静雅 陈兰英 刘世章 伍晶 汪诗平 
阿里科技局区域科技协同创新专项(QYXTZX-AL2022-05);国家基金委重点基金项目(41731175)资助。
全球寒区冻土区包括季节性和多年冻土区,主要分布在高海拔和高纬度地区,其土壤中储存了大量的有机。该地区正面临着比全球平均温度更高的暖化速率,气候变暖对该地区土壤有机的影响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反馈作用倍受关注。本文针对气候...
关键词:气候变暖 草地生态系统 循环 土壤有机形成 有机稳定性 
茶渣生物质炭对茶园土壤有机及其活性组分的影响被引量:11
《水土保持学报》2020年第6期294-300,共7页肖欣娟 夏建国 马黛玉 于正义 周玥希 
四川农业大学学校建设双支计划项目(2019)。
为探究生物质炭对茶园土壤有机含量及其稳定性的影响,将茶渣在500℃下制成生物质炭,针对雅安名山区3种典型茶园土壤(紫色土、水稻土和黄壤)进行112天的室内培养试验,包括CK,0.5%,1%,2%和4%5种炭土比,共计15个处理,在培养的第1,2,7,30,...
关键词:茶渣生物质炭 茶园土壤 有机 活性有机 有机稳定性 
人工林土壤有机组分的化学结构特征分析被引量:4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第5期474-479,共6页柏松 罗敏 李晖 何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0041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16NZYQN14)
为揭示人工林土壤有机组分的稳定性维持机制,以云南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土壤有机化学分组方法,结合元素分析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等多种研究手段,研究土壤三种稳定有机组分化学结构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云南松人工林地土...
关键词:土壤有机 有机稳定性 红外光谱 人工林 
土壤有机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5
《中国农学通报》2014年第21期29-34,共6页朱锡明 韩春爽 娄玉杰 刘淑霞 
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216-172);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10202);吉林省科技引导计划项目(201205057);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nycytx-38)
土壤有机是土壤的核心组成,对的循环很重要。土壤有机稳定性不仅影响植物的生长状况,还影响生态环境。通过对国内外对土壤组分、活性有机的认识以及对土壤稳定性、土壤团聚体的研究,综述了影响土壤有机稳定的因素,以期为以...
关键词:土壤有机 活性有机 有机稳定性 团聚体 施肥 
深层土壤有机的来源、特征与稳定性被引量:30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13年第1期48-55,共8页周艳翔 吕茂奎 谢锦升 杨智杰 江军 杨玉盛 
教育部和福建省教育厅重点项目(211083;JA10063);973前期项目(2012CB722203);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13503130001)
深层土壤有机占土壤剖面总有机的一半以上.最近发现表层和深层土壤有机动态及其调控因素并不相同,这对准确评估土壤固潜力具有重要影响.深层土壤有机主要来源于根系、根系分泌物、可溶性有机、土壤微生物及生物扰动作用,这...
关键词:深层土壤 有机来源 有机周转 有机稳定性 动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