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关键词=温病条辨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温病条辨》三焦分治中滋阴法的应用探讨被引量:4
《北京中医药》2010年第8期608-610,共3页寇爽 王蕾 车念聪 
温病条辨》是温病学的代表性著作之一,该书创立了温病三焦证论治理论。书中滋阴法的应用在温病三焦不同层次与病程阶段中各有特点。从三焦分段治法及用药规律总结温病各阶段所运用的滋阴方法及滋阴药物的应用特点,得出三焦病症与养...
关键词:温病条辨 吴鞠通 三焦 滋阴法 
苏世屏浅析“岭南经方四大金刚”谭星缘的温病学术思想
《中国民间疗法》2018年第10期8-10,共3页束永康 
苏世屏,早年师从黎庇留先生,学成后悬壶多地。其一生勤于著述,以《伤寒论原文真义》《金匮要略原文真义》为代表,共计12本著作。晚年参与筹建新会县中医研究院,并主持开办中医学习班[1]。谭星缘,原名谭彤晖,广东南海人,与鹤山易巨荪、...
关键词:温病条辨 经方 温病 吴鞠通 谭星缘 苏世屏 
论《温病条辨》对仲景白虎汤方的发挥被引量:5
《浙江中医杂志》2015年第1期7-9,共3页陈烨文 许琳 龚一萍 
《伤寒论》是张仲景论外感类疾病的专著,又兼论杂病,其中所论及的外感六淫以"寒"邪为主,也兼顾了温病,如"温病"、"风温"、"暍"等。虽然,后世有"六经钤百病"之说[1],但是由于伤寒与温病各有其发病规律和转归的差异性,所以两者...
关键词:温病条辨 张仲景 白虎汤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温病条辨》方剂组方规律分析被引量:12
《时珍国医国药》2015年第1期176-178,共3页崔丽君 张艳 韩涛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0)软件,分析《温病条辨》中所载方剂的组方规律,为传承吴鞠通学术思想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温病条辨》中所记载的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软件集成的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
关键词:温病条辨 吴鞠通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0) 组方规律 
试论“湿为阴邪,非温不解”被引量:8
《中医杂志》2009年第S1期47-48,共2页陈一芝 陈小仙 吴卫兵 
"湿为阴邪,非温不解"出自吴鞠通《温病条辨》,在其《上焦篇·暑温》中记述有"温病最忌辛温,暑病不忌者,以暑必兼湿,湿为阴邪,非温不解,故此方香薷、厚朴用辛温,而余则佐以辛凉云,下文湿温论中,不惟不忌辛温,且用辛热也。"后世医家推而广...
关键词:温病条辨 辛温 温化水湿 金匮要略 吴鞠通 温药和之 湿邪 湿温 寒温并用 湿热 
吴鞠通对《伤寒论》的继承与发展被引量:5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84-86,共3页顾武军 
通过对吴鞠通《温病条辨》的学习,认为"鞠通遥承仲景,并多有创新",并举例加以说明。除阐明其"羽翼伤寒"外,着重论述其对仲景学说的发扬,如阐明白虎之用、创制承气诸方、明确黄连阿胶汤之用、巧变复脉诸方,都足以说明吴氏对《伤寒论》理...
关键词:吴鞠通 伤寒论 温病条辨 发扬仲景学说 
论温热学派被引量:1
《广东医学》1963年第2期3-7,共5页任应秋 
《难经》第五十八难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温热病竟达伤寒的五分之三,可见它在古代的发病率是很高的。《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丑未之岁,二之气,温厉大行,远近咸若。'说明有的温热病还是具有流行...
关键词:温疫 热病 温热学派 伤寒 沙门氏杆菌病 温病条辨 
温病条辨》之学术贡献被引量:1
《中医杂志》1992年第4期13-16,共4页梅岭昌 
本文总结了《温病条辨》在区别伤寒与温病,创立三焦证论治纲领及制订温病的治疗总则等方面的学术贡献。
关键词:温病条辨 伤寒 温病 
浅论《温病条辨》治则被引量:1
《内蒙古中医药》2007年第3期49-50,共2页王瑞辉 陈明辉 
关键词:温病条辨 治疗原则 治未病 同病异治 
浅谈《温病条辨》三焦被引量:4
《山西中医》2010年第5期57-58,共2页杨晓凤 
吴鞠通《温病条辨》中提出的三焦证,阐述了温病的演变规律,明确了温病的病位及病性,提出了相应的治法方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三焦证与张仲景六经证对照有一纵一横之妙,与叶天士卫气营血证结合有相辅相成作用。
关键词:温病条辨 温病 三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