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武军

作品数:63被引量:375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伤寒论》伤寒论半夏泻心汤中医药疗法慢性胃炎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时珍国医国药》《湖北中医杂志》《中国中医药科技》《天津中医药》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顾武军临床证治经验被引量:2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年第22期74-76,共3页凌云 顾武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77402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No.81503485】
顾武军系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全国著名伤寒学家。临床常见颈椎不适伴头晕头痛,检查示颈椎骨质增生伴压迫患者,其以二根二仁汤加味,软坚散结,化痰通络;当患者咳嗽伴随明显"咽痒则咳"特征,符合"喉源性咳嗽"特点时,顾老用宁咽止嗽饮的加味...
关键词:顾武军 临证经验 化痰开痹 宁咽止嗽 通阳化湿 
顾武军教授运用《伤寒论》举要被引量:2
《时珍国医国药》2017年第7期1744-1745,共2页凌云 顾武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No.81503485)
顾武军教授系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江苏省名中医,全国著名伤寒学家,从事中医学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近50余载,颇有疗效。在《伤寒论》方面有颇多研究,临证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得心应手。笔者随顾老学习期间,有幸侍诊在侧,见其处方用药多用...
关键词:顾武军教授 疑难杂症 低热案 唇茧案 喉源性咳嗽案 
顾武军教授运用吴鞠通“精确识证”观念治疗肺癌经验被引量:1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年第4期77-79,共3页丁艳 郭海 顾武军 
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2009FY120300)
吴鞠通"精确识证"的观念就是要准确认识疾病过程中的症状、证候、体征、病因、病机、疾病和检查检验等多种证据,最大程度地追求治疗方法和用药的准确性和精确性,以提高治疗疾病临床疗效。该文总结了顾武军教授运用"精确识证"观念为指导...
关键词:吴鞠通 精确识证 肺癌 治疗经验 
顾武军辨证论治咳嗽验案3则
《江西中医药》2015年第4期15-16,共2页龚鹏 顾武军 
摘录顾武军教授治疗咳嗽验案3则,从重视主症,巧抓兼症;把握常态,知常达变;温故纳新,持经验方三方面论述顾教授临床论治咳嗽的经验。
关键词:咳嗽 辨证论治 顾武军 经验 
《伤寒论》治脾法被引量:5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404-407,共4页顾武军 
在《伤寒论》中亦有脏腑辨证的理论指导下,对论中有关条文进行分析,归纳出培土制水、理气健脾、健脾利水、清上温中(脾)、温脾建中、泻肝扶脾、清胆温脾、健脾理中、健脾降逆、温中和表、温脾通络、温脾摄津等治脾法。另外,《伤寒论》中...
关键词:《伤寒论》 脏腑辨证 治脾法 
关于小青龙汤证的诠释被引量:7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331-332,共2页顾武军 
通过对《伤寒论》小青龙汤证条文的诠释,指出《伤寒论》小青龙汤证是以寒饮为主而兼表不解,其作用重在温化寒饮,临床上有表证的可用,无表证的亦可用,关键在于寒饮射肺;条文中的或渴,其病机是"化热伤津",不能作"寒饮内停,津不上承"解;方...
关键词:《伤寒论》 小青龙汤 寒饮射肺 化热伤津 
吴鞠通对《伤寒论》的继承与发展被引量:5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84-86,共3页顾武军 
通过对吴鞠通《温病条辨》的学习,认为"鞠通遥承仲景,并多有创新",并举例加以说明。除阐明其"羽翼伤寒"外,着重论述其对仲景学说的发扬,如阐明白虎之用、创制承气诸方、明确黄连阿胶汤之用、巧变复脉诸方,都足以说明吴氏对《伤寒论》理...
关键词:吴鞠通 伤寒论 温病条辨 发扬仲景学说 
仲景解表剂选药配伍规律探析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第12期33-34,共2页刘敏 吴承峰 顾武军 
仲景创制典型解表剂30余首。其选药组方配伍特点鲜明,直至目前仍然是解表剂的主要配伍形式,对当今临床有极高的实用和指导价值,由此亦可看出仲景对外感表证组方遣药的巨大成就。
关键词:和解剂 方剂配伍 张仲景 
顾武军教授临证验案3则被引量:2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421-422,共2页刘敏 吴承峰 顾武军 
关键词:顾武军 失眠 过敏性鼻炎 泄泻 验案 
仲景泻下剂选药配伍规律探析
《中国中医急症》2008年第12期1744-1745,共2页刘敏 吴承峰 顾武军 
仲景继承《内经》关于"下法"的制方理论,创制承气汤、大黄牡丹汤、麻子仁丸、十枣汤等著名泻下方剂,并且各方均有其严格的适应证、详细的药物煎服法及明确的禁忌证,堪称泻下之"祖剂",迄今仍有极高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泻下剂 方剂配伍 张仲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