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关键词=表达权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网络问政的发展动向
《学习月刊》2012年第13期19-20,共2页方付建 
网络问政已成为广大网民及各级政府十分关注的现象。网络问政成了民众实现知情、参与表达、监督的新途径.同时也是政府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从而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主要途径(李江梅.和丽芬:《“网络问政”话语领域...
关键词:网络 科学决策 民主决策 知情 参与 表达 监督 政府 
理性应对“民意病毒”被引量:1
《社科纵横》2011年第11期81-82,92,共3页林坤 
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如何应对"民意病毒"已成为中国各级政府在继续深入化解社会矛盾的工作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对于这种以表达的滥用为内核,以将恶意的个人意见转化成"群体真理"为外观的"民意病毒",各级政府要想理性地引导网络民...
关键词:“民意病毒” 表达 “群体真理” 争取引导 
开展“职工说事” 持续推进工会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新实践
《中国教工》2024年第12期11-12,共2页 
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总工会聚焦主责主业,以畅通诉求渠道、完善服务机制、打开议事通道为抓手,创新推出“职工说事”制度。作为职代会、厂务公开等企事业单位基层民主管理制度的有机补充,“职工说事”制度是工会组织通过职工参与...
关键词:和谐劳动关系 工会组织 诉求渠道 基层治理 知情 职工参与 职代会 表达 
表达视域下网络媒介与公民政治参与研究
《新闻与传播评论辑刊》2013年第1期126-133,214,224,共11页周宇豪 
表达是建立在表达自由思想基础之上的、公民合法享有的一项基本利,政治参与是公民表达在政治领域的集中体现。与传统的政治参与相比,网络媒介在参与目标、手段等方面都为社会公众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渠道,也提高了公民的政治素养,...
关键词:表达 网络媒介 政治参与 
社交媒体环境下表达行使判断机制研究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17年第1期30-50,共21页李丹林 曹然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我国媒体政策与法律研究”,编号:13AXW005;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化法治体系研究”,编号:14ZDC024
表达的行使恰当与否的判断,相对于对其他利行使的判断,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社交媒体为人们的表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也使这一问题变得更为复杂。本文通过对于相关实践问题的观察和对于中美两国相关问题的比较研究,特别是...
关键词:社交媒体 表达 判断机制 第三方事实核查 
传媒视点
《青年记者》2022年第6期4-5,共2页
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宣传工作在新媒体时代的制度创新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重要截面来探讨党的新闻舆论宣传工作在新媒体时代的制度创新。第一,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的一个重要创新,是将舆论监督纳入党内法规,以制度规范的形式确立舆论监督...
关键词:舆论监督 新媒体时代 有序政治参与 监督体系 党内法规 舆论宣传工作 知情 表达 
《现代中国多维观察》
《当代贵州》2018年第6期106-106,共1页章育 
摘录:在众声喧哗中,尽可能打捞那些沉没的声音,是社会管理者应尽之责。以政府之力,维护弱势人群的表达,使他们的利益能够通过制度化、规范化渠道正常表达,这是共建共享的应有之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现代中国 构建和谐社会 社会管理者 众声喧哗 弱势人群 共建共享 表达 制度化 
《百家讲坛》:教化与迎合的困惑
《现代视听》2009年第3期31-34,共4页沈松华 
以阎崇年事件为代表,《百家讲坛》正面临着持续的争议,这些争议的焦点在于栏目采取了教化模式,却迎合大众趣味。要协调好教化与迎合的关系,必须坚持以史为鉴的宗旨,坚持授人以渔的策略,树立交互的平等观,并尊重公众的意见表达,只有这样...
关键词:《百家讲坛》 教化 迎合 表达 
生活与人格
《出版参考(新阅读)》2005年第2期27-27,共1页汪丁丁 
我的一位“网虫”朋友,最近从德国回来做“田野研究”,刚好遇到我所在的这座南方城市实施了一项旨在“禁止乞讨”的市容管理法规。这样一套法规,尽管在文字方面有所修饰,看上去没有与更基本的诸如公民的人身自由与行动自由这类宪法...
关键词:表达 人身自由 宪法 人身 公民 乞讨 侵犯 法规 市容管理 城市 
互联网新闻利平等性辨析
《新闻研究导刊》2014年第14期56-57,共2页束晓舒 
互联网时代,社交网络的兴起,新闻利已经由新闻媒介代为行使更多的转向为由公民自主行使。在这种情况下,公民有了更为详尽的知情,更为宽松的表达和更为广泛的监督。但知情的充分获取,并不代表公民距离事实真相就更为接近。表...
关键词:知情 表达 监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