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关键词=诉讼效益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论审判中心主义被引量:2
《河南社会科学》2016年第3期16-21,共6页刘华英 
审判中心的提出是对过去中国刑事司法程序中公检法三机关"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流线型运作模式的深刻反思,也是从顶层高度审视未来一段时期内的改革方向和基本框架。中国在转型时期提出审判中心主义,并非是学习英美法系或者...
关键词:审判中心主义 侦查中心主义 刑事诉讼任务 诉讼效益 
安定、效益与平衡:论民事撤诉制度的价值意蕴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3年第11期285-285,共1页章杰 
民事撤诉是指民事诉讼中的一方当事人(通常为原告)不再要求法院对案件继续进行审理的意思表示,是当事人行使民事处分权的重要手段,也是法院结案的一种重要方式。价值定位的模糊不清是导致我国民事撤诉制度存在着种种缺陷与不合理的...
关键词:民事撤诉 程序安定 诉讼效益 权利平衡 
我国新刑事审判方式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关于我国设立证据先悉程序的展望被引量:15
《法商研究》1998年第3期48-53,共6页唐永禅 刘克强 
我国新刑事审判方式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关于我国设立证据先悉程序的展望唐永禅刘克强新刑事审判方式作为刑事诉讼法修改后的一项重大成果,在司法实践中的顺利运作必须依赖与之配套的一系列措施来保障。证据先悉程序就是其中之一...
关键词:证据先悉程序 刑事审判方式改革 问题及对策 控辩双方 被告人 诉讼效益 检察官 辩论式 庭前法官 证据材料 
论司法生态平衡与诉讼价值最大化被引量:4
《犯罪研究》2005年第4期19-23,42,共6页王颖 
司法生态从语义上涵括了法律实证活动中的参与要素,从系统的角度看,要使其发挥最佳功能和效益,必须保持常态平衡。司法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体现司法公正,实现司法正义,这些目的的实现必须通过具体的诉讼过程,因此,实体与程序、成本与效...
关键词:司法生态 诉讼价值 司法公正 法治理念 实体公正 程序公正 诉讼成本 诉讼效益 刑事政策 罪罚相当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 自由裁量原则 
诉的强制合并之经济价值的思考——基于诉讼成本与诉讼效益的个案分析被引量:7
《广东商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79-87,共9页张晋红 谢泽帆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2005年度项目(05G-02)
对具有牵连关系的几个诉是否实施诉的强制合并,通过诉讼成本与诉讼效益的比较分析,可得出强制合并比任意合并更为经济。因此我国有必要确立诉的强制合并制度,以体现其特有的经济价值: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诉讼成本和提高诉讼效益,而且还...
关键词:诉的强制合并 经济价值 诉讼成本 诉讼效益 
理想与现实间的选择——理性建构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被引量:1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100-101,共2页方臻 
取保候审是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五种强制措施之一,自刑事诉讼法颁布以来,这一措施在同犯罪作斗争,保证诉讼顺利进行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不可否认,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也暴露出诸多弊端,需要加以完善。目前,完善的方案有两个:...
关键词:取保候审 保释制度 诉讼效益 
我国公诉阶段程序分流之困境与出路
《研究生法学》2014年第3期82-89,共8页俞伟飞 
2013年浙江工商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成果(1100XJ151384)
我国刑事诉讼奉行起诉法定主义原则,检察机关自由裁量权空间狭小,公诉阶段程序分流功能较弱,在司法实践中存在诸多缺陷。而随着起诉便宜主义的崛起,程序分流在域外各主要法治国家得到了普遍确立,并有不同程度地发展。实践表明,公诉阶段...
关键词:程序分流 诉讼效益 公共利益 刑事政策 人权保障 
小议经济纠纷调解中心被引量:1
《法律适用》1994年第2期43-43,共1页王宝发 
经济纠纷调解中心(下称调解中心)五年前面世后,现在几乎在全国各地区法院普遍开花.不可否认,调解中心在某些地方、在某些方面起到一定积极作用.然而,在大力贯彻执行民事诉讼法的情况下,调解中心蜂涌而上,适用某些“准程序法”是不妥的....
关键词:民事诉讼 经济纠纷案件 经济纠纷调解中心 诉讼效益 协议管辖 法院调解 受理案件 程序法 小议 当事人诉讼 
缺席判决制度之立法构想
《和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版)》2004年第1期25-26,共2页余华 黄素娟 
我国刑事诉讼中缺席判决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诉讼的公正,但在提高诉讼效益、保护被害人权利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因此笔者建议,从协调诉讼公正诉讼效益、保护被害人的权利的角度来构建我国的刑事缺席判决制度。
关键词:缺席判决制度 诉讼公正 被害人权利 诉讼效益 
浅论庭前会议失范之成因
《职工法律天地(下)》2018年第12期232-232,共1页刘国辉 
根据我国当前法律及司法解释之规定,庭前会议旨在解决:管辖权异议、出庭证人名单异议、回避、非法证据排除或新证据调取等申请、不公开或延期审理、简易程序的适用等问题。由此可见,庭前会议的设计初衷,应是为了涵盖过滤、分流、庭前准...
关键词:庭前会议 程序争议 诉讼效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