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关键词=陶器修复 "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关于陶器保护及修复工作的几点认识被引量:1
《博物馆研究》2005年第2期91-92,共2页于丽群 韩安生 
陶器是我省考古工作中发掘的十分重要的文物。因此,文物保护、修复工作意义十分重大。它是保护文明,使中华民族的文物代代相传,让子孙后代得以观瞻古老的文明成果的大事。
关键词:陶器保护 陶器修复 文物保护 修复程序 
浅谈石膏在陶器修复中的运用被引量:3
《艺术科技》2015年第8期111-,共1页黄献源 
目前石膏在陶器修复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从石膏特性,石膏调制,石膏补配这三个方面,浅要谈谈其在陶器修复中的应用。笔者从石膏在陶器修复中的应用得到一些启发,浅要分析为何要用石膏进行陶器修复,以及用石膏修复陶器的方法。
关键词:陶器修复 石膏特性 石膏应用 
大型陶马修复加固方法对比与分析
《东方收藏》2022年第6期73-75,共3页刘屏 
2021年丰都县文管所根据重庆市文物局的批复(渝文物[2019]141),实施了139件/套馆藏珍贵陶器文物的保护修复项目。这批陶器种类丰富、造型多样,极富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具有极高的价值。因部分文物具有体量大、残损严重的情况,在修复中...
关键词:陶器修复 加固处理 最小干预原则 
宝资山汉代崖墓出土陶楼粘接材料的科学分析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24年第4期32-39,共8页葛若晨 孙杰 陈翩 付金凤 曾帆 刘志 杨波 杨璐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1520700)资助;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ZDLSF07-05)资助。
陶器上的古代粘接材料与陶器修复工艺关系密切,是当时社会制陶水平的反映之一。本研究对成都新津宝资山汉代崖墓出土陶楼上的粘接材料进行了科技分析,使用了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EM-EDS)、X射线衍射仪(XRD)、激光粒度分析仪、傅里...
关键词:宝资山汉代崖墓 彩绘陶楼 粘接剂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 汉承秦制 陶器修复 
汉代陶器文物的出土保护与修复研究——以毕节双树湾汉代古墓群为例被引量:1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4年第2期28-31,共4页张小鲲 
考古发掘出土的陶器文物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反映了古人生产和生活情况。由于陶器的主要成分是硅胶盐,易受外界因素的作用,极易发生破碎、开裂等现象,特别是长期深埋于古墓里的陶器文物更易出现损害、病害等问题。陶器文物具有不可再...
关键词:陶器文物 出土保护 陶器修复 
博物馆陶器修复主题教育活动的设计理念与实践被引量:1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年第12期117-119,共3页王云龙 樊丹丹 董倩茹 陈玉娜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研究生自主创新项目:《文物保护教育活动在博物馆中的开发与实践—以陶瓷器修复为例(2019WYYCY-05)》支持。
文物修复是文物资源合理利用的前提,博物馆以其优势馆藏资源担负着向公众普及文物修复理念和修复技术的公共职责。鉴于当前博物馆开展文物修复主题教育活动的质量参差不齐,有必要对此类教育活动进行梳理。通过调查研究,提出突出活动专...
关键词:博物馆 教育活动 陶器修复 多感官体验 产品开发 
快、简、准:陶器考古修复刍议---以吉家庄遗址环底陶罐修复为例被引量:2
《陶瓷》2022年第7期65-69,共5页史旭 
陶器是旧石器时代跨向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的主要器物,但因其年代久远,所出土的陶器往往伴随有大量附着物,质地酥松,大多只残存部分残破陶片。为探究古人类的生产生活状况,还原新石器时代历史文化原貌...
关键词:考古修复 陶器修复 新石器时代 
三维扫描技术在陶器修复工作中的应用被引量:1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22年第5期101-102,共2页晋康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KYC-20016)。
探索更好的文物修复方法对于历史悠久的我国有着重要意义。在陶器类文物保护过程中,利用三维扫描技术准确采集破碎瓷片的三维数据,利用三维软件进行破碎瓷片的修缮与拼装工作,能够避免人工修复带来的低效及二次伤害问题。以兵马俑为例,...
关键词:陶器修复 三维扫描技术 数据采集 逆向建模 
3D打印技术在文博领域的应用
《长江文明》2023年第4期97-107,共11页刘旺 
3D打印技术是通过材料逐层叠加的方式来制作三维立体模型的工艺。主要包括三维扫描、三维建模和快速成型三个方面,应用范围广泛。对文物使用三维扫描,可以在不直接接触文物的情况下,精确测得文物的三维数据,便于进行文物的保护与修复工...
关键词:3D打印技术 三维扫描 陶器修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