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艳
机构地区:[1]安徽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朱子学研究》2020年第2期159-168,共10页Zhuism Journal
摘 要:一、总论太极一词,古已有之。《周易》有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视太极为阴阳变化之道理,而后百家诸子大都言说太极,但均没有突破《周易》对太极的规定性。宋儒陈淳(1159—1223)在《北溪字义·太极篇》中也指出,古今人(周敦颐之前的思想家)皆以太极为"理之极至"且"更无二理也"。这说明,北宋以前的学者对太极的解释仅仅停留在"混沌极至之理"的层面,陈淳指出这样解释的太极"字义不明"。至北宋周敦颐的《太极图》和《太极图说》(用以解释《太极图》)出,太极的地位才发生改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