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哲学系
出 处:《老子学刊》2022年第1期151-160,共10页
基 金:国家“十三五”规划文化重大工程《中华续道藏》(批准号:中央统战部“统办函”[2018]576号)的专项研究成果
摘 要:《抱朴子内篇》之“道”与《老子》之“道”皆不是定义,它们同在“道可道,非常道”的深渊中说话。然而,作为“神学”经典的《抱朴子内篇》却与作为“哲学”经典的《老子》有着生存姿态上的疏离。前者信仰先行,并由信仰而来生长出对“玄一之道”的反思性守护。后者从思想本身出发,去反思并批判日常经验。两者尽管疏离,却仍深度关联。《抱朴子内篇》之道本质上来自《老子》之道,它打开了“道”的神性维度。可当其守护自身的神性时,却又回到了可道之道的境域中。《老子》之道从思性而来,启示《抱朴子内篇》从可道之道重返道本身,守护自身的神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