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
出 处:《当代儒学》2022年第1期100-116,共17页
摘 要:中国现代学术关于正义论的研究大都可以理解为“西方正义论”视域下的阐释。事实上,“义”“正义”向来也是属于儒家传统的一个重要话题。黄玉顺基于先秦儒学的制度伦理学传统,以儒家的正义原则为社会规范制度建构的价值根据,正式提出了“中国正义论”。他认为,荀子基于先秦儒家思想,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社会正义理论,标志着中国正义论的最终成形。荀子的社会正义理论包括“群学”“仁爱”“礼义”等重要思想,其中正义原则是其关键和枢纽。围绕着社会正义的中心议题,荀子阐发了“群学”的基本原理,还原了“仁爱”的本源观念,强调了“礼义”的正义原则,由此贯通了中国正义论的若干基本理论环节。在荀子那里最终成形的中国古典正义论,奠定了中国早期制度伦理学的思想传统,影响了此后两千多年中国古典制度伦理学的发展与演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9.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