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53免疫组化在子宫内膜癌中的作用:PORTEC-3试验中的临床和分子相关性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郭亮生(编译)[1] 林子微(编译)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

出  处:《中华医学杂志》2024年第6期449-449,共1页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of China

摘  要: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可了子宫内膜癌(EC)的标准分子分型,包括POLE超突变型(POLE mut)、错配修复缺陷型(MMRd)、p53突变型(p53 abn)及非特异性分子谱型(NSMP),并强调了p53免疫组化(IHC)方法对区分p53 abn及NSMP的重要性和便利性。异常p53 IHC染色模式,包括肿瘤细胞中p53“过表达”“完全缺失”和“细胞质表达”。肿瘤内特定区域显示异常p53 IHC染色,而其余肿瘤显示野生型p53表达,被称为p53异常表达的“亚克隆”模式,在该模式的肿瘤中,测序分析并不总能识别出TP53突变。

关 键 词:子宫内膜癌 野生型P53 TP53 异常表达 P53突变 IHC 免疫组化 超突变 

分 类 号:R737.33[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