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符仙仙
机构地区:[1]贵州省铜仁市第十五中学
出 处:《中学生作文指导》2021年第13期0122-0122,共1页
摘 要:教育是人类历史最重要、持久、浩大的一项事业。按照我国《教育法》的规定,“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语文课程需要关注知识层面智力发展与非智力层面的灵性培育的协同发展。作为万物的灵长,自然凝萃的精华,人本身就极具灵性。遗憾的是,在近代科学主义、理性精神的影响和功利性需求的导向下,教育走向极端——应试教育,知识层面的智力教育成为教育的唯一且终极的意义,教育向功利性的填鸭式教育一路冲锋陷阵一路狂欢。幸而现代教育及时刹住车,现目前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拨乱反正”逐渐拨开遮蔽教育上空的阴霾,重新拾起对灵性的呼唤。中学教育中,语文课程最为急切呼唤“灵性”的回归,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我们责无旁贷需要在语文课程中回归对“灵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7.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