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廖志贤[1] 范嘉晨 张锦琼 黄国现[1] 李廷会[1]
机构地区:[1]广西师范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出 处:《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2021年第11期00368-00371,共4页
基 金:2020年度广西师范大学科研育人专项项目(自然科学类),多端口交直流互联变换器装置研究与设计,项目编号:RZ2100000167;2021年广西师范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多端口混联电力电子变换器研究,项目编号:202110602014。
摘 要:当前我国对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度重视,对未来社会创新主体力量-本科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极度关注。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和实践能力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一直为高校关注的焦点,而现阶段本科生导师制为综合型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了一剂良方。本科生导师制在高素质人才培养,弥补大学生培养体制化不足等方面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但目前我国本科生导师制多采用“班主任+辅导员”模式,仍未能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科学研究和实践的积极性。本文以科研育人中本科生团队培养为出发点,总结了在科研育人项目中育人心得,构建了“导师-技术-学生”的闭环激励体系,对本科生导师制进行了新的探索与思考。
分 类 号:G642[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