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青妹
机构地区:[1]杭州市余杭区安吉路良渚实验学校,杭州市余杭区311113
出 处:《读与写(上旬)》2022年第12期28-30,共3页
摘 要:在长期存在的“以分数论成败”的教育观念的影响下,不少教师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方法,采用直接传授客观规律、原理和结论的教学套路,导致学生无法亲身经历科学发现的思维过程,久而久之,学生的能力发展必将受到抑制。 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在活动中以自己的亲身体验来理解科学本质和科学精神,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放弃老师的指导,因为一堂课时间有限。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既让学生完成知识性目标,又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处理好“扶”和“放”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关 键 词:小学科学 科学素养 “扶”和“放”教学策略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