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晓莉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2022年第11期93-96,共4页
摘 要:在民商法律体系构成中,劳动法律规范的重要性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用工需求量的扩大变得越来越重要,并且在实践中,由于劳动争议纠纷诉讼中劳动者的地位以及其所掌握的情况与用工单位相比常常处于劣势地位,因此就导致了实践中劳动纠纷复杂性、地位不平等性的特点。劳动争议诉讼作为民事诉讼实践中最为常见的案例类型之一,若想实现劳动争议诉讼的规范性解决,不仅需要在法律解释层面将劳动法律规范进行系统性的阐释,而且亦需要在诉讼实务中结合劳动争议诉讼的特点以及当事人之间天然的不平等地位,从利益衡量的角度处罚实现劳动争议纠纷的合法、合理解决。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从“民事诉讼的脊梁”即证明责任的分配以及证明责任的减轻角度入手,通过对于劳动者的倾斜保护、证明责任的合理分配以及证明责任减轻等一系列配套措施,为劳动争议诉讼纠纷解决形成一套符合立法本意且平衡各方利益的证明责任分配和承担机制,以此实现该类纠纷的真正解决。基于此,本文将以司法实践中劳动争议纠纷的证明责任制度研究为导向,在分析劳动争议诉讼整体特征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劳动争议诉讼证明责任存在的问题,秉持问题导向,进一步结合证明责任原理提出逐步完善劳动争议诉讼证明责任的建议,以不断优化当前司法实践中关于劳动争议诉讼证明责任理论构造,最终实现劳动争议诉讼的效率化、质量化解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13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