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杜廷伟
机构地区:[1]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出 处:《新丝路(下旬)》2023年第8期0094-0096,共3页New Silk Road
摘 要:孔子与苏格拉底分别作为东西方文化的杰出代表人物,在社会动荡、思想混乱、道德教育缺位的复杂环境下,打破束缚,冲破道德枷锁,提出了划时代意义的道德观念。虽然孔子和苏格拉底身处不同的地域文化环境,但在教化世人、传播道德思想、践行道德实践上表现出和而不同的理念。文章通过分析孔子与苏格拉底道德教育观的根源与内涵,探讨二者在教学道德观、教师道德观和学生道德观层面的立场和态度,对指导、推动和改革当前我国道德教育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对促进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铸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