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与“阐释”:兼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文化话语权的构建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曦[1] 

机构地区:[1]成都中医药大学

出  处:《区域治理》2024年第13期280-283,共4页REGIONAL GOVENANCE

基  金:2023年成都中医药大学杏林学者计划(项目名称“话语体系构建与少数民族文学译介模式研究—以《尘埃落定》为例”项目编号:ZYTS2023008)。

摘  要:萨迦格言代表着藏族文学的鼎盛时期和最高艺术成就,集丰富的处事原则和人生哲理于一体。后期出现的英译本使这部藏族优秀文学作品流传范围延展至广大英语国家,推动藏族文化获取世界广大人民的情感共鸣。接受美学将文本认知为世界开放的重要展示维度之一,其中译者的主体性是导致文本保有不确定因素的根本原因。阐释学以理解和解释作为把握文本的基点,并且将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和效果历史定性为文学翻译的基础准则与切入角度。综合运用美学和阐述学的相关理论看待萨迦格言的英译本可知,这两大学术视野引导着读者结合更深领域的视角把握《萨迦格言》的英译本,并以此为突破口探寻少数民族文学作品文化话语权的架构价值,推动中国文化能够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占据一定份额的文化话语权。

关 键 词:《萨迦格言》 英译版 接受美学 阐释美学 话语权 

分 类 号:G122[文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