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重庆500102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2025年第2期151-154,共4页
摘 要:探究中药提取物在生产及后续工艺过程中残留的有机溶剂种类与危害,并通过微生物代谢手段实现对残留溶剂的高效降解与控制,为中药质量安全及绿色生产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方法 首先对常见有机溶剂的理化特性进行调查与评估,结合微生物代谢的理论基础与动力学模型筛选合适菌株;然后设计微生物降解实验,对不同溶剂浓度与菌株生长曲线进行监测,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手段跟踪溶剂残留量和降解产物;最后综合动力学参数、酶学检测与对中药有效成分影响的评价,阐明微生物降解机理与应用前景。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某些耐溶剂菌株对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等常见溶剂均具有较高的降解效率,其降解率可在24小时内达到70%~95%不等。动力学拟合表明,双底物耦合模型更能准确描述复合溶剂体系下的降解过程,且不同溶剂的半饱和常数与最大比生长速率呈现明显差异。酶学检测证实,醇脱氢酶与氧化酶等关键酶活性在降解过程中显著提高,同时对中药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相对较小。结论 微生物代谢法在中药提取物残留溶剂控制与去除方面具有可行性与高效性,不仅能显著降低溶剂残留,还能最大程度保持中药活性成分的稳定性。
分 类 号:X171[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