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闫爱宇[1] 刘斌[1] 董永来[1] 程谟杰[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辽宁,大连,116023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辽宁,大连,116023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辽宁,大连,116023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辽宁,大连,116023
出 处:《石油化工》2004年第z1期595-597,共3页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基 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性项目和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氢能项目资助.
摘 要:用改进柠檬酸法合成了La1-xSrxCrO3(0≤x≤0.3)材料,并用浸渍法负载0.05%~1%的Ru.采用TPR技术对Ru与La1-xSrxCrO3的相互作用和Ru的分散状态进行了研究.Ru的引入促进了高价Cr的还原.Ru的负载量越高,作用越明显.当Ru的负载量较低时,Ru粒子会进入La1-xSrxCrO3表面空位而稳定存在.随Ru负载量的增加,易聚集形成RuO2.La0.9Sr0.1CrO3和La0.8Sr0.2CrO3上负载0.5%、1%的Ru时,在低温区出现了RuO2的还原峰.但La0.7Sr0.3CrO3试样上没有观察到RuO2的还原峰,说明载体的组成结构对Ru的分散状态有很大的影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