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绍斌[1]
机构地区:[1]南昌大学外语学院
出 处:《小说评论》2008年第S2期144-145,共2页
摘 要:幸福作为人们生活所追求的目标自古以来就是人们不断探讨的对象。尽管就什么是幸福及如何实现幸福这样的问题,古今中外各家各派有不同的观点,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观点截然对立、毫无联系。其实,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与我国春秋时期孔子的儒家幸福观有很多相同之处和内在的相通性。该文拟从至善德行与仁爱好德的角度分别比较亚里士多德与儒家的幸福观。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