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国后毛泽东的国民性改造思想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建超[1] 姚静芬[2] 

机构地区:[1]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2]苏州技师学院,教师硕士扬州225002

出  处:《党史研究与教学》2010年第1期30-37,共8页CPC History Research and Teaching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近代中国人的现代化思想研究>(06JA770034)系列成果之一

摘  要:国民性改造是中国现代化事业中最关键、最深沉、最艰难的工作,也是现代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毛泽东是从事中国国民性改造的先驱之一。建国后,他站在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的高度,立足国情,在对中国传统国民性做出理性批判的基础上,全面建构了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基石的具有崇高思想道德、丰富文化知识和强壮身体素质的理想新国民的目标模式,并从群众运动、教育变革、文艺宣传三个方面悉心探索了国民性改造的基本路径。但由于毛泽东对国民性改造的系统性、艰巨性、复杂性认识不充分,过分注重政治运动和主观精神的因素,而忽视客观的物质基础,以至国民性改造陷入了两难困境。认真学习和研究建国后毛泽东改造国民性的思想,一方面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刻领会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中提出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另一方面也为我们在新时期新阶段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有益的历史经验。

关 键 词:毛泽东 建国后 国民性改造 目标模式 基本路径 两难困境 

分 类 号:D232[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