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性改造

作品数:186被引量:241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袁洪亮雍振张锡勤周建超马和民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黑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国民性”改造与“人民性”重构——重审胡风与文艺“民族形式”及“主观论”之争
《学术界》2025年第3期104-114,共11页李圣传 
北京市教委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SM202010028016)的阶段性成果。
抗战文艺试图利用民族形式实现通俗化、大众化,以便有利于与人民结合起到组织动员作用。作为五四精神的卫道者,胡风却反对新文艺与旧形式的胎生关系,还站在国民性改造的启蒙立场,反对作家知识分子的工农兵化倾向。这是胡风“主观精神论...
关键词:抗战文艺 民族形式 文艺主观论 胡风 “两个黄药眠” 
陈独秀对国民“最后之觉悟”的唤醒——以陈独秀新文化运动前的活动为中心
《安康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36-40,共5页廖同真 莫凤妹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伟大建党精神的优秀传统文化根脉研究”(JD22068)。
国民“最后之觉悟”是新文化运动时期国民性改造的目标。陈独秀唤醒国民“最后之觉悟”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通过陈述国家危亡的事实、身国相连的道理来拨动国民麻木的神经,进而唤醒其“爱国心”;二是通过极力渲染西式共和立宪的优越性...
关键词:陈独秀 最后之觉悟 国民性改造 爱国心 自觉心 
从“新民”到“无产阶级新人”: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国民性改造思想的演进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1-6,共6页孙延青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国共产党党内教育的发生、演进与机理研究(1921—1949)”(21YJC710084)。
近代以降,面对中国积贫积弱之局,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国民性改造运动。毛泽东早年曾在严复、梁启超“新民”思想影响之下,自发地进行“新民”探索。直至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通过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
关键词:国民性改造 新民说 无产阶级新人 
从“新民”到“无产阶级新人”:中国近代思想家对国民性改造的理论贡献
《前沿》2023年第3期87-95,共9页孙延青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国共产党党内教育的发生、演进与机理研究(1921-1949)”(21YJC710084)。
近代以降,面对中国积贫积弱之局,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开始将“人”的问题和“国”的问题相提并论,特别强调“根柢在人”,认为富国强兵有赖于民族精神的复兴和民族特性的改造。为此,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一场广泛的改造国民性运动。在历经...
关键词:新民 无产阶级新人 国民性改造 近代思想家 
“向下超越”与“沉入于国民中”——对中日学者的鲁迅思想特征论的再思考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3年第5期81-84,共4页赵京华 
世纪之交,在部分中日学者之间曾就鲁迅的思想文学特征或曰“终极立场”达成一项共识,即:一生执着于现实和国民性改造的鲁迅,其思考方式和文学表现呈现出一种根本性的“向下超越”倾向,这当然是与西方传统或具有基督教文化背景的文人知...
关键词:鲁迅思想 文学特征 国民性改造 向下超越 底层大众 东方式 鬼魂 基督教 
论“五四”后期国民性改造思想的转向
《中国故事(传统)》2023年第5期45-48,共4页鲁松婷 
“五四”后期,国民性改造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转向。这种转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由“个人”到“社会”的转向;由“理论”到“实践”的转向;由“改良”到“革命”的转向。本文以国民性改造思想的产生与发展为线索,对列举的三个...
关键词:国民性改造 历史局限性 五四 马克思主义 积极意义 产生与发展 转向 后期 
从“立国”到“立人”: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的演变及当代启示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年第6期37-43,共7页雷月荣 杜时忠 
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制度德育论的建构研究”(18YJA880016);2022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胡适育人思想的演变及其当代启示”(2022W117)。
“立国”与“立人”是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想内核的双壁。早年上海求学时期,胡适以“立国”为核心,强调通过教育等“改造个人”的途径,培养出具有现代国家意识的国民。留美及归国后,则以“立人”为核心,倡导个性解放,他试图通过“改造个人...
关键词:胡适 国民性改造 人的现代化 
文本重构与民族认同:赵素昂编《韩国文苑》的意识世界
《韩国研究论丛》2022年第2期123-136,207,共15页柴琳 
the 2022 Korean Studies Grant Program of the Academy of Korean Studies(AKS-2022-R-077).
《韩国文苑》是来华韩国流亡文人赵素昂编选的韩国历代诗文集,选材全面、出版规模很大,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献价值。赵素昂通过《韩国文苑》向世界展示韩国的优秀文化,书中多有抗倭、报国之作,表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追求民族独立的决心...
关键词:赵素昂 《韩国文苑》 国民性改造 身份认同 
现代文学中的“美育立人”思想研究被引量:4
《江西社会科学》2022年第9期80-86,共7页冯能锋 唐善林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华美学精神与20世纪中国美学理论建构”(17JJD720010)。
19世纪末,在启蒙与救亡的双重背景下,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美育立人”思想经历了萌芽、形成、中断、深化几个阶段。具体而言,“美育立人”思想从梁启超提倡的“新民”到现代文学一致追求的“立人”,比较注重国民性的改造与独立人格的培养...
关键词:现代文学 国民性改造 立人 价值追求 
晚清冒险小说(1898—1911)篇目整理、发现及刊行情况被引量:1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113-125,共13页郑晓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哈葛德小说在晚清:话语意义和西方认知”(2013BWW010);福州大学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林译哈葛德冒险小说中少年形象的广义修辞学研究”(GXRC202115)。
目前国内外学界对晚清冒险小说译本的研究比较深入,但疏于篇目整理。日本汉学家樽本照雄《新编清末民初小说目录》所收冒险小说33篇、国内学者陈大康《关于晚清小说的“标示”》《中国近代小说编年史》分别收入28篇、59篇。仔细对勘“...
关键词:晚清冒险小说 外国文学译介 文类标示 樽本照雄 陈大康 冒险精神 “少年” 国民性改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