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魂

作品数:681被引量:316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黄水霞吴光蔚孙艳芳曾昭耆喻忠杰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图像的生与死:明清文学中的鬼魂与女性肖像
《文学遗产》2025年第1期23-32,共10页 徐丹丹(译) 
明清小说、戏曲中的“肖像”叙事展现了两种相互关联的文学主题:一方面美人图、影神图等女性肖像,预示并带来了像主的死亡;另一方面这种夺走女性生命的肖像又因为过于传神反而促使像主人还魂,以实现其生前被抑制的欲求。这两种文学主题...
关键词:明清文学 女性肖像 鬼魂 复生 
一家
《十月》2024年第6期218-222,共5页高云天 
女人愤怒的声音从门卫处传到楼上来。这样既幽又深的夜晚,她的声音格外清晰。起初是普通话,然后音调一点点变了,口音越来越往东去,最后成了一些本地人不容易辨辩识的乡音。听起来像是与什么人吵了起来。她先把对方骂成了一个孩童,然后...
关键词:她的声音 超自然 鬼魂 拾荒者 生殖器 乡音 
闭门的家
《世界文学》2024年第6期32-47,共16页 彭梓洲(译) 
编者沉默占据一个家,就很难再让它离开了;越是重要的事情,就越不想让别人发现它(………·)我们看不见鬼魂,是因为鬼魂在我们体内。——玛格丽特·尤瑟纳尔《阿利克西,或徒劳的搏斗》“雨下得可真大。”其实,不管下不下雨,要做的事情都...
关键词:玛格丽特 不下雨 鬼魂 搏斗 看不见 
阿来对莫里森少数族裔书写的方法借鉴与创化研究
《西部文艺研究》2024年第5期26-34,共9页樊娟 
2023年度陕西百名青年文艺家扶持项目“新时代小说精品叙事机制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阿来与托妮·莫里森虽处于不同的国度,但他们作为少数族裔作家均面临着主流话语对其所属族群历史的遮蔽或歪曲,因此存在着共通的文化失语症。为了复写少数族裔记忆,彰显所属族群的主体性,阿来自觉借鉴莫里森历史叙事的路径与方法,激活...
关键词:阿来 托妮·莫里森 少数族裔文学 鬼魂视角 民间立场 
从柏林剧团《布莱希特的鬼魂》再看布氏戏剧的观念与特征
《当代戏剧》2024年第5期35-38,共4页郑悦 
2023年,柏林剧团的偶剧《布莱希特的鬼魂》来到上海演出,这也是该剧团首次进入中国。布氏戏剧相对政治化、哲理化的特征在舞台上显露无疑。为更好体现出布氏戏剧的“辩证”特征,高超的表演技巧、巧妙的构思、音乐以及“仪态”的呈现与...
关键词:偶剧《布莱希特的鬼魂》 间离效果 仪态 音乐 
灾难般的成熟:内部传记与晚期风格
《扬子江(诗刊)》2024年第5期104-112,共9页霍俊明 
夜色中的杜甫,身边一定全是鬼魂。他用典就是与鬼魂说话,或者让鬼魂代自己说话。——西川《我是谁》面对着暮年的杜甫,我们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他是“失败诗人”或“悲剧诗人”吗?显然,杜甫晚期风格的成熟是以挫败、孤独、动荡和灾难为...
关键词:自我救赎 悲剧诗人 鬼魂 《我是谁》 个人性 用典 杜甫 晚期风格 
翁达杰小说中的后现代主义与文学言语行为——以《世代相传》和《安尼尔的鬼魂》为例
《池州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44-47,共4页吴蓓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Q2020D185)。
加拿大后现代主义代表作家迈克尔·翁达杰的作品以非线性叙事、真实与虚构的交织、文类杂糅等主题与风格见长。以《世代相传》和《安尼尔的鬼魂》为例,通过研究两部作品中碎片化叙事、互文和戏仿的写作手法,个人记忆与国家历史的交织、...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迈克尔·翁达杰 文学言语行为 
“闪下”内涵与表演形态的演进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4年第4期134-138,I0003,共6页薛雪 
贵州省2023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贵州地方志所见演剧史料辑录与研究”(项目编号:23GZQN01)阶段性成果。
“闪下”作为一种戏曲术语,最早在元刊本中就已出现,用来表示虚拟的下场行为,并含有急切、躲闪之意。受到戏曲题材及人物脚色的影响,“闪下”的内涵和功能也不断丰富,与故事情节联系愈加紧密,在烘托氛围、塑造人物方面,亦发挥着独到作用...
关键词:“闪下” 鬼魂角色 表演形态 
《聊斋志异》中的鬼魂形象研究
《今古文创》2024年第30期23-25,共3页夏以宁 
《聊斋志异》中涉及许多鬼魂题材的故事,作者蒲松龄精心制定了一套阴间世界的运行体系,按照拥有权力的大小,将鬼魂进行分类,由此也塑造出众多独特的鬼魂形象,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令人印象深刻。鬼魂形象的出现使得故事情节衔接自然、有趣...
关键词:《聊斋志异》 鬼魂形象 叙事 
论关汉卿《窦娥冤》中的鬼魂戏
《国学(汉斯)》2024年第3期486-494,共9页苏媛 
在元人钟嗣成的《录鬼簿》中有“为一时之冠”之称的关汉卿,无疑是元代戏剧艺术领域的一颗璀璨巨星,其扛鼎之作《感天动地窦娥冤》成功塑造了“动地惊天”“感天动地”的窦娥形象。剧中精心编排的鬼魂情节,不仅深化了人物形象,而且推动...
关键词:《感天动地窦娥冤》 鬼魂戏 鬼魂形象 文化意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