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说

作品数:256被引量:262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婕崔志海温克勤顾红亮张锡勤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黑龙江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民说”诉求下的民国初期美术变革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32-36,共5页肖笛 郭祥斌 
美术变革是近代中国现代化转型的重要内涵之一。近代中国左翼思潮涌动,国民性改造被视为振兴中国的关键一环,这一观点也成为知识分子的共识,他们继承了中国“文以载道”的传统,利用美术培育新国民,但传统书画并不能满足这一时代任务的...
关键词:新民说 全民美育 写实主义 
“三融”:唯物史观视域下社会史内容的考察——以三道高考历史试题为例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4年第28期39-43,共5页王晓荣 林桂平 
浙江省杭州市基教教研课题“落实历史学科唯物史观素养的课堂教学研究”(立项编号:L2022279)的研究成果。
2022年高考文综全国乙卷第42题(以下简称“东汉虎患与德政题”)向考生提供了《后汉书》等史书所载东汉时期刘陵、法雄、刘平、童恢四位良吏的事迹,设计的问题是“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2023年文综全国乙卷...
关键词:中国古代史 《后汉书》 民德 中国近现代史 社会史 《新民说》 新闻标题 备考 
论阳明“亲民”诠释与朱子“新民”说的关联
《传统文化研究》2024年第2期101-114,共14页张代霖 
基于阳明“亲民”诠释及其对朱子“新民”说的批判,重新审视朱子“新民”说可以发现:首先,朱子在其语境下,同样认为“新民”亦是“明明德”。其次,朱子以推己及人为核心原则,将阳明所谓“亲民”义收摄在了“新民”义之下。再次,朱子同...
关键词:朱子 阳明 新民 亲民 明明德 致良知 
妈妈,你还好吗
《南风窗》2024年第10期38-39,共2页南风窗编辑部 黄茗婷 
长期以来,“为母则刚”是我们对母亲精神的歌颂。这则赞词,来源于梁启超《新民说》中对雨果笔下“Woman is weak,But mother is strong”的翻译“妇人弱也,而为母则强”。这跨越东西方文化的共识,反映的不只是怀孕生育对女性身体的改变...
关键词:身份转变 《新民说》 女性身体 社会框架 东西方文化 梁启超 
论梁启超的理想人格:《新民说》重读被引量:1
《学术界》2024年第1期5-21,共17页高瑞泉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华东师范大学精品力作培育项目(2020ECNU-JP003)的阶段性成果。
在“道德革命”的旗帜下,梁启超的《新民说》表达了“新民之道”的多项意谓。该书以明确的历史意识和高度的方法论自觉为前提,以建设“公德”为契机,以“利群”为道德之总纲来平衡公德与私德,目标是造就与现代民族国家相应的“新民”。...
关键词:梁启超 新民 公德 理想人格 
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廉洁做官
《清风》2024年第1期10-11,共2页本刊 
南宋诗人吕本中在其所著《官》说:“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日清、日慎、日勤。”吕本中认为当官的法则主要有三条,即清廉、谨慎、勤勉。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亦在《新民说》第五节“论公德”中称:“近世官最炙人口者三字,日清、慎、勤。”古...
关键词:吕本中 《新民说》 人生智慧 南宋诗人 清廉 梁启超 借鉴学习 做官 
梁启超儒学观的转变——从《新民说》到《欧游心影录》
《现代哲学》2023年第6期125-132,共8页干春松 
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课题(A类)“近代中国国家观年研究”(23JDTCZ001)。
在清末民初,人们政治观念的转变往往可以从他们对儒家的态度变化中窥测到。梁启超也是这样,他的思想复杂多变,尤其是政治主张随着时代的变迁差异很大。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勾勒梁启超的思想演变线索,来发现他的思想与时代的共振。此方面研...
关键词:梁启超 《新民说》 《欧游心影录》 
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从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第42题说起
《中学历史教学》2023年第8期60-62,共3页张兆金 
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第42题呈现了具有思辨特征的材料以1902年至1903年梁启超在《新民说》中对“民德”的观点为主题,要求考生选取中国古代史整体、部分或某个朝代,对材料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加以阐述。显然,这是一道典型的开放性...
关键词:思维深度 中国古代史 设问 高考 《新民说》 思维过程 创设情境 思维品质 
从“新民”到“无产阶级新人”: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国民性改造思想的演进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1-6,共6页孙延青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国共产党党内教育的发生、演进与机理研究(1921—1949)”(21YJC710084)。
近代以降,面对中国积贫积弱之局,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国民性改造运动。毛泽东早年曾在严复、梁启超“新民”思想影响之下,自发地进行“新民”探索。直至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通过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
关键词:国民性改造 新民说 无产阶级新人 
以群为纲:《新民说》中“新民”概念考辨被引量:1
《江苏社会科学》2023年第1期181-190,共10页闵心蕙 
江苏省“双创博士”项目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1902年,梁启超《新民说》的发表,标志着近代政治概念“新民”的诞生。既有研究充分讨论了“新民”概念融合儒家传统思想与现代国民理想的特征,但未能解明梁启超提出“新民”旨在反思“合群”运动的重要意涵。19世纪末的“合群”运动是...
关键词:新民 《新民说》 梁启超 合群 概念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