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春松

作品数:115被引量:231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哲学系更多>>
发文主题:儒家儒家思想儒学儒家政治哲学章太炎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尼罗河、神庙和金字塔
《金融博览》2024年第9期74-77,共4页干春松 
中国人向来不缺乏对埃及的热情,在四大文明古国的序列中,古埃及,总是被最先提到的。而早期人类文明的遗迹中,人们不免想起金字塔、木乃伊这些充满了古埃及人神秘信仰和对于复活的信念等至今难以解释的文化之谜。如此,去埃及旅行,成为许...
关键词:四大文明古国 金字塔 木乃伊 古埃及 尼罗河 人类文明 文明源头 
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
《精神文明导刊》2024年第3期52-54,共3页刘剑 束莉 干春松 曾亦 陈壁生 
孔子所开创的儒家思想,塑造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后世尊孔子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显示了孔子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而历史上,孔子一生既有“相夹谷”“堕三都”的丰功伟绩,又有周游列国,厄于陈、蔡的艰难时刻。孔子一方面...
关键词:核心精神 知其不可而为之 周游列国 万世师表 至圣先师 儒家思想 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文明 
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有力推进“第二个结合”
《泰山学刊》2024年第1期15-18,共4页干春松 
新世纪以来,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将其作为中国社会发展重要思想资源已经成为社会共识。与此同时,对于如何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成为思想理论界着力深化的问题,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目前还有一些重要的理...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共识 思想理论界 现实关切 促进作用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理论背景 中国社会发展 
在思想斗争中赢得文化领导权——中国近现代革命话语的形成过程及历史回溯被引量:1
《文化纵横》2024年第1期72-81,共10页干春松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特别是甲午战争失败之后,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中国所经历的是三千年所未有之大变局,并开始承认周孔教化已经难以继续承担国家价值基础和秩序原则的使命。严复等人引入进化论的思想,在警示亡国灭种的危机的同时,给国...
关键词:三民主义 新民主主义 矛盾论 
梁启超儒学观的转变——从《新民说》到《欧游心影录》
《现代哲学》2023年第6期125-132,共8页干春松 
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课题(A类)“近代中国国家观年研究”(23JDTCZ001)。
在清末民初,人们政治观念的转变往往可以从他们对儒家的态度变化中窥测到。梁启超也是这样,他的思想复杂多变,尤其是政治主张随着时代的变迁差异很大。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勾勒梁启超的思想演变线索,来发现他的思想与时代的共振。此方面研...
关键词:梁启超 《新民说》 《欧游心影录》 
差异与平等:荀子对儒家社会角色的义理疏解
《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8期32-34,共3页干春松 
春秋战国时期,由殷周之际而建立的封建家国天下体制已经难以维持,诸侯国逐渐成为实际的政治主体,而其内部则出现由相对独立的各级贵族政治向准官僚制的分层系统的转变。许倬云把这样的过程定性为“新型国家”的建立。贵族逐渐失去其权...
关键词:行政事务 贵族政治 官僚制 春秋战国时期 分层系统 社会底层 诸侯国 家国天下 
孔夫子与现代中国:陈来的现代中国哲学研究被引量:1
《国际儒学(中英文)》2023年第2期24-33,186,共11页干春松 
陈来教授十分关注现代中国哲学的问题、方法及其发展方向。他梳理国学的流变、总结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通过对熊十力、梁漱溟和马一浮的新儒家思想研究,他分析了新儒家思潮出现的历史原因,及其在传承中华文明中的作用。通过对现代儒学...
关键词:陈来 新儒家 现代中国哲学 
民本与天道:中国传统政权转移模式的价值基础
《孔学堂》2023年第2期26-34,I0024-I0035,共21页干春松 Wang Luman(译)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经典诠释学基本文献整理与基本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21&ZD055)阶段性成果。
儒家的民本思想体现在权利话语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禅让和革命。禅让是儒家最为理想化的权力让渡模式,而革命则是对暴虐政治的纠正机制。然在帝制皇权的结构下,禅让和革命的权力话语,或成为篡夺者的掩饰词,或被压制。如果儒家的民本观...
关键词:禅让 民本 权利 
“感而遂通”:交感、感动与教化——宋明道学政治哲学的一个切入点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2023年第4期83-91,共9页干春松 
“感”作为宋明道学政治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素来缺乏研究者的关注,然二程、张载和朱熹通过对《周易·系辞》和咸卦中有关“感”的意义的阐发,尤其是建构寂感体用的哲学框架,来阐明圣人感万物而照察人间疾苦,并通过感化来调节社会秩序的...
关键词: 感通 二程 张载 朱熹 《周易》 成卦 
蒙培元先生的“情感”哲学
《当代儒学》2022年第2期74-76,共3页干春松 何刚刚(录音整理) 
首先,蒙先生的全集出版的确是很重要的事情。前一阵,跟北大的王博老师有一次聊天的时候还说到,经过漫长的“文革”之后,80年代活跃起来的一批学术界的人物,如余敦康、蒙先生、张立文老师等。他们有些已经故去,有些年龄已经很大,如何总...
关键词:老师 张立文 蒙培元 这一代人 余敦康 全集 北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