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德

作品数:306被引量:18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谢晓东金慧玲陈飞李梅花陆国丽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大学延边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明明德”新释及其对学校领导者修为的启迪
《现代大学教育》2025年第1期68-74,F0003,共8页张新平 张奇峰 
2020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JZD053。
“明明德”是《四书》首篇《大学》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对其重新诠释能够发现它蕴藏四方面的含义,即“明德”是光明之德,是天命之性,打开“明德”的路径关键在“诚”,而实现“明明德”的进路则在尽性。“明明德”对提升当今学校领导者...
关键词:《大学》 明明德 学校领导者 修为 
大学(节选)
《初中生辅导》2024年第17期7-8,共2页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
关键词:大学之道 知所先后 明明德 止于至善 
论阳明“亲民”诠释与朱子“新民”说的关联
《传统文化研究》2024年第2期101-114,共14页张代霖 
基于阳明“亲民”诠释及其对朱子“新民”说的批判,重新审视朱子“新民”说可以发现:首先,朱子在其语境下,同样认为“新民”亦是“明明德”。其次,朱子以推己及人为核心原则,将阳明所谓“亲民”义收摄在了“新民”义之下。再次,朱子同...
关键词:朱子 阳明 新民 亲民 明明德 致良知 
何以为政——论朱子《大学》思想中“平天下”与“明明德于天下”之异同
《中国哲学史》2024年第2期81-88,共8页何青翰 
“政治”的凸显是《大学》“治国平天下”章的重要线索,朱子对此有着深刻认识。作为理想政治的最终表述,朱子以“使天下之人皆有以明其明德也”解释“明明德于天下”,又以“亲贤乐利、各得其所”解释“天下平”,两者不可一概而论。以其...
关键词:朱子 《大学》 平天下 明明德于天下 政治 
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被引量:1
《中国纪检监察》2024年第6期62-63,共2页胡晓青 牛冠恒 于林洋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指出,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督促领导干部从严管好亲属子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
关键词:家国同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天下之本 《大学》 家风文化 明明德 
“家国”:西周重要制度概说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4年第8期25-26,共2页张旭妍 
对历史概念进行阐释是高中历史教学重要环节之一。《礼记·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这是最早对家、国的概念进行阐述的文献。对家国概念进行阐...
关键词:担当精神 高中历史教学 教师培养 家国情怀 高中历史课堂 明明德 重要使命 西周 
大学“围墙”不可拆
《读写月报》2024年第7期55-56,共2页何俊豪 
近日,北大副教授“跨栏入校”一事引发网友们热议。有人因此提出大学应该打开校门,大学校园应该对社会开放。可我认为,大学的“围墙”不可拆,应将社会的喧闹隔离在校园外,将宁静留给校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作为完成教育任务的执...
关键词:大学之道 对社会开放 跨栏 科学真理 大学校园 明明德 围墙 人类文明 
写在前面
《陶瓷研究》2024年第1期I0001-I0001,共1页
《大学》开篇第一句话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里面的“明明德”三个字,是整篇《大学》的灵魂。又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
关键词:大学之道 科研精神 《大学》 格物致知 古为今用 明明德 止于至善 做学问 
胸怀天下人与事
《黄金时代(下半月)》2024年第1期16-16,共1页吴婕莹 钟翠婷(指导)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大学》有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生活在一个紧密相连的社会中,我们应摒弃绝对利己,胸怀天下人与事。
关键词:大学之道 止于至善 《大学》 明明德 胸怀天下 紧密相连 
《大学》“三纲”的现实意义
《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论丛》2023年第1期24-39,共16页苏艳丽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2023年校级教育教学研究重点项目“适应性视域下职业本科思政课教学研究”
《大学》“三纲”精到概括了儒家的基本精神。“明明德”通过激扬内心固有美德,引导人们塑造自我、完善自我,从而实现对生命的自主把握。“止于至善”以愿景照亮人的精神旅途,展现了儒家的生命境界和终极关怀。“亲民”是“明明德”的...
关键词:《大学》“三纲” 明明德 亲民 止于至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