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从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第42题说起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兆金[1] 

机构地区:[1]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出  处:《中学历史教学》2023年第8期60-62,共3页History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s

摘  要: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第42题呈现了具有思辨特征的材料以1902年至1903年梁启超在《新民说》中对“民德”的观点为主题,要求考生选取中国古代史整体、部分或某个朝代,对材料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加以阐述。显然,这是一道典型的开放性试题,尽管试题情境友好平实,但构建了多视角问题任务,需要具备较强的思维力度。纵观历年全国卷的第42题会发现,题干均采用了各式史料创设情境、设问方式与角度指向不同思维深度,聚焦于“思维过程”和“思维品质”等方面,需要考生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其实,材料和情境只是试题的表象,设问是实现考查功能的关键环节。

关 键 词:思维深度 中国古代史 设问 高考 《新民说》 思维过程 创设情境 思维品质 

分 类 号:G633.51[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