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红河学院外国语学院
出 处:《作家》2011年第20期31-32,共2页Writer Magazine
摘 要:《玻璃山》是美国后现代主义代表作家巴塞尔姆的后期作品,对其的解读往往带有较强的后现代主义色彩或基于文本单纯的阐释,而忽视了作者创作的动机、生活、态度对作品的影响,从而使作品的深层含义未能得到揭示。本文从隐喻角度对《玻璃山》进行多层次的解读,提出作者借"玻璃山"这个喻体表达了自己奋斗一生的写作经历和反思及作者勇于实验改革文学创作的决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