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席岫峰[1]
机构地区:[1]中共吉林省委党校
出 处:《历史研究》1993年第2期185-187,共3页Historical Research
摘 要:对于契丹婚制问题,史学界有三种意见:蔡美彪先生主张为部落外婚制;向南、杨若薇认为是氏族外婚制、部落内婚制;孙进己则认为是胞族外婚制。这些论述虽各有其合理因素,但似都未能准确地表述出契丹婚制的实质。笔者以为,契丹族人实行的是两姓直接交换婚制。 (一) 婚姻的界限是我们分析婚姻制度的基点。契丹人联姻既不是以氏族,也不是以部落,更不是胞族为界。如果是以部落为界,实行部落外婚制,那么,契丹只能是各部互为婚姻,部内的氏族或胞族间的婚姻则应是被禁止的,但事实上,契丹却存在着部内婚姻的现象。因为契丹各部大都两姓(耶律与萧)共存,根据契丹人的婚姻原则,"同姓可结交,异姓可结婚"。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52.14.14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