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婚制

作品数:66被引量:206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杨华王伟臣王克张富祥刘传江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堕民的内婚制及其向外婚制的蜕变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21年第9期36-42,共7页谢一彪 
堕民的婚姻尚无专文予以论述。以往著述涉及堕民婚姻时,仅以良贱不婚、堕民自相配偶的内婚制概述。本文从《大明律》和《大清律例》寻找良贱禁止联姻的法律根据,以具体的案例探讨堕民自相配偶的内婚制乃天经地义,平民与堕民联姻实行外...
关键词:堕民 内婚制 外婚制 
群婚制与性规范——对婚家悖论的另外一种解释路径被引量:1
《青海民族研究》2020年第4期103-111,共9页王宏宇 
有关群婚制是否存在的两种观点分别以摩尔根、霍威特和韦斯特马克、马林诺夫斯基为代表,其大多讨论立足于澳洲规范婚姻社会的民族志材料。通过重新梳理霍威特、斯宾塞等人提供的澳洲民族志材料,再次从经验上确证群婚制的事实性存在并指...
关键词:群婚制 性规范 外婚制 群体关系 
南方少数民族节日“交换”现象研究——以湘西地区靛房镇为例被引量:2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1期14-19,共6页岳小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人类学视阈下的土司社会治理研究”(18BMZ012)阶段性成果
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些宗族村落都有其特定的节日,人们在各自的节日里相互邀请,形成了一种村落间相互"交换"节日的传统。在这类现象中,宗族起到核心作用,它联结着祭祀与婚制。节日将宗族、村落纳入到社会关系网络内。维系节日存在...
关键词:节日“交换” 宗族 村落关系 宗教信仰 外婚制 
寻找文明的逻辑——读《文明是副产品》
《书屋》2017年第3期24-26,共3页陈心想 
郑也夫先生新著《文明是副产品》,堪称是继《代价论》、《信任论》之后的第三论“文明论”,基本风格与前二者类似,但这本文明论关注更宏大,为人类文明寻找逻辑,大胆推论下缜密的逻辑,让人叹为观止;不管是外婚制的形成、农业的起...
关键词:文明论 副产品 逻辑 人类文明 雕版印刷 印刷技术 代价论 外婚制 
古代中国人的姓和氏有何区别
《文史天地》2017年第3期92-92,共1页王封礼 
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为了把各个氏族区分开来,“姓”即应运而生了。“姓,人所生也”(《说文》),姓字从女从生,表明了出生的血缘关系,清楚地说明同姓的人都是一位女性祖先的子孙,也是母系氏族社会同一血...
关键词:母系氏族公社 中国人 古代 母系氏族社会 血缘关系 《说文》 “姓” 外婚制 
恩格斯家庭发展史理论的辩证否定观研究——重新认识麦克伦南婚姻家庭思想的贡献与缺陷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18-22,共5页王福山 王菲 
2013年度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研究项目(2013JK329);2012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2012ZY066);2013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学科共建项目(GD13XMK13);2010年度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0YJA7100747)
恩格斯婚姻家庭史理论的辩证否定观,突出表现在他对巴霍芬、麦克伦南和摩尔根等人家庭史观点发展的评述上。恩格斯肯定了麦克伦南的婚姻家庭思想在婚姻家庭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这是自巴霍芬至摩尔根家庭史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阶段...
关键词:麦克伦南 婚姻家庭 抢劫婚姻 母权制 外婚制 
原始社会婚姻制度探析
《黄河.黄土.黄种人》2016年第9X期55-59,共5页刘战 杨伟朋 
原始社会婚姻形式与婚姻制度处在由野蛮蒙昧走向文明的发展阶段,是原始社会文化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这个由多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由于地域的广阔、人们居住的生活环境不同,加上历史的原因,各民族之间形成了民俗、民...
关键词:婚姻制度 婚姻形式 发展阶段 母系氏族 婚姻关系 外婚制 对偶家庭 血缘家族 社会生产活动 杂婚 
齐家:男女有别被引量:8
《政法论坛》2016年第4期3-16,共14页苏力 
父子和兄弟关系一纵一横构成了历史中国农耕村落秩序(齐家)的支架,但这两种关系的再生产都必须依赖男女关系,一种最具创造力也最具颠覆力的关系。"男女有别"因此成为保证村落秩序稳定的核心制度原则。制度实践包括为严防生物乱伦和近亲...
关键词:齐家 男女有别 外婚制 从一而终 男女授受不亲 
我心中的好书·《文明是副产品》
《出版科学》2016年第3期27-27,共1页于文 
推荐理由人类的历史书写充斥着"目的论"或是"进步论"。郑也夫教授通过对外婚制、农业、文字、造纸术、雕版印刷、活字印刷这六项文明里程碑的起源考辨,干脆利落地论证了文明的重大突破往往不是如相关学说所言由目的性行为所致,而是...
关键词:外婚制 历史书写 雕版印刷 目的性行为 郑也夫 内部秩序 树皮布 推荐理由 文化演进 爱森斯坦 
“郑”眼旁观:那些不可思议的文明起源
《商学院》2016年第5期92-94,共3页陈茜 
郑也夫说自己是老愤青,很准也很对。他在很多人眼中是位另类的学者:批判、犀利、直言不讳、一副语不惊人死不休,作猛虎下山之势,甚至有些不入世俗,但他依旧保持着知识分子的清高。正如他自己所言,他"以争辩为快事,虽对事不对人,却也...
关键词:得理不让人 文明起源 郑也夫 语不惊人 外婚制 群婚制 雕版印刷 这样看来 原始人类 人口激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