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系氏族

作品数:939被引量:1179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李衡眉仓林忠王宇信龚维英于乃昌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福建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烟台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华章颂母 儒韵绵长——中国油画名家邹城写生活动”序
《中国油画》2024年第4期55-57,共3页秦晓东 
邹城历史悠久,城南六千米处的野店遗址发掘证明,在距今六千多年到四千多年的新石器时期,处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向父系社会过渡时期,境内就有东夷、少昊等氏族部落繁衍生息。公元前221年秦朝设骆县,历汉、晋、南北朝,及唐初改骆县为邹县。...
关键词:新石器时期 父系社会 遗址发掘 东夷 氏族部落 母系氏族 少昊 邹城 
玉猪龙
《小学生作文》2024年第14期34-35,共2页刘军 
玉猪龙是对红山文化中一种龙形玉器的称呼,被认为是龙的最早雏形。它是猪和龙的造型结合的一种玉佩。为什么选用这两种动物呢?研究表明,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兼以牧、渔、猎并存。这一时期...
关键词:红山文化 玉猪龙 牛河梁遗址 东山嘴 母系氏族社会 红山人 全盛时期 生产和生活 
鹳鱼石斧图彩陶缸
《党的生活(河南)》2024年第13期54-54,共1页张毫 
仰韶文化,发现于河南省池县仰韶村,是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存,距今约7000—5000年,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的重要时期。鹳鱼石斧图彩陶缸,也称彩陶瓮,是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器,高47厘米,口径32.7厘米,1978年在河南省汝州市...
关键词:父系氏族社会 仰韶文化时期 仰韶村 鹳鱼石斧图 新石器时代中期 母系氏族社会 彩陶 文化遗存 
泸沽湖畔的莫扎特
《视听前线》2024年第6期104-107,共4页赵建人 
天赐姻缘,“刘国正”做梦也想不到,他竟然会在泸沽湖的“走婚桥”上遇到自己人生的“另一半”!四川与云南交界处的泸沽湖,素来就有“东方女儿国”“神仙居住的地方”“母系氏族的最后一片净土”等等诗意化的名称。这地方我不是第一次来...
关键词:最后一片净土 泸沽湖 母系氏族 刘国正 诗意化 女儿国 莫扎特 
百家姓
《小学生学习指导》2024年第1期24-27,共4页王南 
姓名是代表一个人的符号。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所以早期的许多姓氏都是女字旁,如姚姓。中国人的姓氏源远流长,内容丰富,从姓氏发展变化的历程中,大致可以归纳出以下七种姓氏的来源:一、以氏族图腾为姓...
关键词:百家姓 母系氏族 原始社会 姓氏 姚姓 保护神 
姓氏家谱文化
《半月选读》2023年第18期17-18,共2页赵长海 
姓氏是社会人的群体性符号,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内容。中华大地虽历经多个朝代的更迭兴灭,但姓氏文化的传承从未中断,并不断发展和衍变,古今姓氏数量有两万多个,现在尚用的则有万余个,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姓氏文化。关于姓氏的起源说法众多,...
关键词:姓氏文化 三皇五帝 母系氏族 家谱文化 图腾崇拜 兴灭 原始社会 文化的传承 
先秦两汉时期感生神话书写的演变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3年第4期221-221,共1页田艺景 
先秦时期的始祖感生神话起源于远古母系氏族社会末期,成型于父系氏族时期,生成文本以后,在战国时期呈现模式化书写的特征,其主要书写特点为:突出女性为母的身份、感生方式为图腾受孕、只有始祖才拥有感生神话。同时,战国时期开始出现感...
关键词:感生神话 父系氏族 母系氏族社会 女性人物 战国时期 诸侯国 模式化 书写特点 
“高原明珠”泸沽湖
《金秋》2023年第10期F0002-F0002,共1页翁世荣(文/图) 
泸沽湖位于云南和四川两省交界处的群山之中,它海拔2685米,湖面48.45平方公里,是我国最清澈的高原深水湖之一。这里风景秀丽,湖水明澈如镜,犹如一颗明珠镶嵌在群山之中,所以素有“高原明珠”之称。湖中散布着几个小岛,它们形态各异,仿...
关键词:摩梭人 母系氏族社会 母系大家庭 泸沽湖 高原明珠 女儿国 活化石 风景秀丽 
千年前的城市气息 广场,在文明的源头中
《世界博览》2023年第7期20-23,共4页郭晔旻 李唐(图) 
在当代城市,“广场”往往作为地标性的建筑存在。人们或许不会想到,现代都市广场的渊源,竞可以追溯到遥远的过去。根据考古发现,中国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出现了广场的雏形。20世纪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陕西西安临潼区姜寨村附近的一处仰...
关键词:考古工作者 姜寨 仰韶文化 母系氏族 现代都市 临潼区 考古发现 原始社会 
史料实证视域下深度研习史料无意信息被引量:3
《中学历史教学》2023年第4期3-6,共4页陈德运 骆孝元 
以史料作者的意图为标准,可分为“有意信息”与“无意信息”。前者是人们有意记载或保存下来的信息,后者是人们无意之间记载或留存下来的信息。无意信息常于不经意间呈现出真实的历史,价值不亚于有意信息。竺可桢从记载天人感应的史料...
关键词:史料实证 教学意义 母系氏族社会 天人感应 夏商周 气候变化 视域下 竺可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