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在诗中的媒介作用——林健文和艾略特诗学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江玉娇[1] 朱超超[1] 

机构地区:[1]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  处:《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S1期23-25,共3页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教育部人文规划课题“中西诗学中‘共象’与‘异象’研究——透过T.S.艾略特诗学思想”(课题编号:09YJAZH09)的阶段成果

摘  要:马来西亚籍中国诗人林健文(1981-)和英籍美国诗人T.S.艾略特(1888-1965)生活在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环境里,却因身世相似,对诗歌创作有着类似的审美情趣和相同的社会理想。他们俩都借用'猫'作为媒介或隐喻,以其行为特征、生活习惯、'恋家'天性、'地盘观'理念等,传达了三个信息:首先,形象地再现了现代人的困惑、无奈、消极的人生——存在主义的自由意识;其次,深刻地表达了作者身处一地、心系两地的情怀——返乡之忧的家园意识;其三,详细地提供了在后现代文化语境解构'逻各斯'、'中心'之后的重建秩序的范式——后现代主义秩序意识。两位诗人的不同思想表现在:前者的秩序范式建立在佛教思想之上,后者的秩序范式建立在基督教思想之上。

关 键 词: 自由意识 家园意识 秩序意识 林健文 艾略特 

分 类 号:I0-03[文学—文学理论] I10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