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徐长福[1]
机构地区:[1]天津商学院马列部
出 处:《社会科学辑刊》1999年第2期26-32,共7页Social Science Journal
摘 要:从逻辑学的角度看,在论文写作中引用他人观点作为自己立论的理论依据,是一种缺乏逻辑理由的教条主义话语方式。如果他人观点跟自己观点一样,引用的结果是同语反复。如果他人观点是自己观点的大前提,引用的结果不过说明自己在替他人作表白,因为自己观点作为结论早已包含在大前提当中。做论文不同于做笔记的地方就在于要写下他人没有说过的观点,而上述两种情况都与此相矛盾。论文引用他人观点虽无逻辑意义,却有修辞意义,即论说主体可以通过标明引文出处的权威性来分有话语权力,进而征服读者的感情。这种假逻辑之名行修辞之实的做法,源于论说主体和话语权力的普遍分离,而这种分离又是话语权力高度集中的体制的产物。只有用“奥卡姆剃刀”从论文中剃掉这种引文,观点创新的局面才能形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