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士强
出 处:《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4期36-40,共5页Fudan Journal(Social Sciences)
摘 要:对于南朝范缜的《神灭论》,学术界历来是交口称誉的,一致认为它超出了前人和同时代人关于形体和精神关系问题的见解,把朴素唯物主义的形神理论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然而,有一个事实却往往为人们所疏忽,这就是南朝以后的唯物主义者很少采用《神灭论》关于“形质神用”的论点,连简单的重复或类似的表述也极为少见;不少人又回到了范缜以前的唯物主义者那里,认为精神与弥漫于天地之间的自然之气是有直接联系的,而把精神对形体的依附性降为次要的地位。在范缜以后,中经隋、唐、宋、元、明、各清代,历时长达一千多年,为什么唯物主义在形神关系领域中没有取得多大的进展,基本上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本文试图对这个问题作些探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