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的思维发展轨迹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中和 

出  处:《当代修辞学》1996年第4期20-22,共3页Contemporary Rhetoric

摘  要:修辞仅从语言层研究,是不够的,还要从思维层研究;而且把两者结合起来。本文试对比喻作如此探索。 我国是研究比喻的最早国家之一。《墨子·小取》把比喻定义为“辟也者,举他物而以明之也”,《荀子·非相》认为比喻的作用在于“谈说之术,分别以喻之,譬称以明之”,并非专指形象思维的比喻。到了《毛诗序》才把“比”作为诗歌的一种重要艺术手法。刘勰《文心雕龙》的《比喻》篇,指出比喻运用的广泛性:“夫比之为义,取类不常,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也未必把比喻囿于形象思维。 前苏联文艺理论家马依明在(E·MaǔMин)在《艺术用形象思考》一文中,提出了“比喻思维”的概念,认为“形象的一切特征在比喻中都表现得特别明显……从中看出形象并不是现成的语言的成分,

关 键 词:比喻思维 思维发展轨迹 语言形象思维 推理性 原始人 相似点 本体 混沌性 抒情性 相似联想 

分 类 号:H15[语言文字—汉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