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俐[1]
机构地区:[1]淮阴师专
出 处:《明清小说研究》1995年第2期209-216,共8页Journal of Ming-Qing Fiction Studies
摘 要:中国仙话中,尸解故事占有相当的比例。何谓尸解?唐末五代道教思想家杜光庭说:“尸解:解化托象,蛇蝉蝉飞。”他说“神仙之道百数,非一途所限,非一法所物”,“尸解”是他归纳的四种升仙方式(飞升、隐化、尸解、鬼仙)中一种。《抱朴子·论仙》云:“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 据服虔说,形解销化即“尸解”。《太平广记》卷58引出《集仙录》的《魏夫人》,这篇小说借主角之口对尸解解释说:“所谓尸解者,假形而示死,非真死也。”又说:“其死而更生者,未殓而失其尸,有形皮存而无者。有衣结不解,衣存而形去者。有发脱而形飞者。有头断已死,乃从一旁出者,皆尸解也。”,由此看来,尸解是人先死,死后又失其尸,这种死并非真死,而是借死来升仙,死是假的,升仙才是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