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金花
出 处:《民族教育研究》1993年第3期73-74,共2页Journal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 for Ethnic Minorities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汉语文作为我国各民族通用的交际工具,在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和科学文化方面的作用日益明显。因此少数民族学生必须加强汉语文的学习,才能适应民族地区改革开放的形势以及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但是,汉语作为少数民族学生的第二语言,无论在学生的学习,还是在教师的讲授方面势必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汉语文,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在平日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对此作过一些初步的探讨,并有点滴体会,在这里奉献给大家,请专家、学者不吝赐教。
关 键 词:比较法 汉语文教学 蒙古语授课 少数民族学生 蒙古族学生 改革开放 第二语言 改进教学方法 思维能力 因材施教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