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佘碧平
出 处:《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39-43,共5页Fudan Journal(Social Sciences)
摘 要:1981年,伽达默尔与德里达在巴黎首次进行了面对面的思想交锋.此次论战的结果充分暴露了当代解构哲学与解释学之间在语言观、海德格尔观与尼采观等方面的深刻分歧.德里达由尼采出发,从左的方面继承了海德格尔的思想,认为语言、符号是自身指向的,在符号之外并不存在什么"自在之物",因而诠释是不确定的.相反,伽达默尔则从右的方面继承了海德格尔的思想,仍然强调诠释活动中的"善良意志"以及"视角交融".这次论战揭示了人类语言所固有的内在矛盾:语言不仅是人类相互沟通的桥梁,而且它自身也处于不断瓦解和生成变化之中.这一切也反映了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西方社会的文化变迁以及人们的一般心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