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形而上学

作品数:92被引量:172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陆杰荣邓晓芒詹秀娟程家明王树人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知识论到存在论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11期153-153,共1页时家贤 张晶晶 
传统西方哲学站在知识论立场,将哲学理解为一种求知活动。代表性人物黑格尔以“理念”为核心,“思辨”为方式,“知识”为样态,建构起了其思辨辩哲学视域下的知识论真理观。海德格尔对传统西方形而上学的根基进行了批判,试图为真理奠定...
关键词:存在之真理 西方形而上学 传统西方哲学 海德格尔哲学 符合论 哲学理解 存在论 知识论 
海德格尔虚无主义批判思想的学理透视
《新华文摘》2024年第17期159-159,共1页
王平、龚玮在《江西社会科学》2024年第3期撰文指出,海德格尔是最早解析虚无主义产生根源的思想家之一。他指出,虚无主义是西方文明的内在法则,虚无主义要素隐含在作为西方文明基础的西方形而上学之中,随着西方文明的传播,虚无主义不断...
关键词:虚无主义 西方形而上学 指向遗忘 鲍德里亚 精神指向 西方文明 东方文明 批判思想 
费诺罗萨、庞德、德里达:表意文字法对西方形而上学的批判
《外国文学评论》2024年第2期176-195,共20页王晶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德里达‘药’的文学哲学研究”(20CWW001)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以费诺罗萨的表意文字法为研究对象,尝试揭示表意文字法在艺术创作领域、认识论领域和语言本体论领域的意义。表意文字法始于费诺罗萨的汉字研究,最早作为诗歌创作原则出现,表意文字的图像性和动词性赋予了英语诗歌表达动态的可能性...
关键词:表意文字法 形而上学 费诺罗萨 庞德 德里达 
阿甘本“例外”政治哲学的当代效应
《政治学文摘》2023年第4期20-21,共2页郑雨晨 王雨辰 
任何政治哲学都需要形而上学理论的支撑,以阿甘本为代表的欧陆激进左翼尤其注重哲学本体论的重要性,他们深入本体论层面,以期发现对抗资本主义政治的新斗争形式。在阿甘本看来,西方政治哲学的例外结构源于对西方形而上学例外结构的复刻...
关键词:阿甘本 西方形而上学 符号系统 西方政治哲学 斗争形式 哲学本体论 主权者 例外 
从宋明道学与西方形而上学之别看中西文化分野被引量:1
《探索与争鸣》2023年第9期58-69,178,共13页邓晓芒 
宋明道学与西方形而上学对有无关系的理解存在分殊,前者理解成以无开端的有,后者只相信以有开端的无。这是基于中西两种不同的甚至是颠倒的文化结构模式,即中国文化所立足的是行为和德行,而西方文化所崇尚的是认知和科学。因此,在知和...
关键词:宋明道学 形而上学 有与无 知与行 言与意 
从中西“是论”之别到“语言学之后”被引量:1
《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7期29-32,共4页邓晓芒 
与西方形而上学的含义“物理学之后”不同,中国传统形而上学所表达的是“伦理学之后”;而由于当代形而上学在中国和西方都遭到了毁灭性的解构,我们不可能继续在“物理学之后”或者“伦理学之后”的基础上来重建形而上学,而必须另辟蹊径...
关键词:西方形而上学 物理学 传统形而上学 语言学 伦理学 中国和西方 另辟蹊径 
芝诺悖论:海德格尔与西方形而上学“存在与时间”问题的开端
《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7期36-38,共3页王庆节 
从海德格尔对时间问题的思考出发,本文对芝诺悖论给出了一个不同于以往形而上学的时间论解释。这一时间论解释试图说明,从巴门尼德与芝诺开始的关于存在与运动的思考,尤其是著名的芝诺悖论,在何种意义上开启了后世西方形而上学关于存在...
关键词:存在与时间 西方形而上学 巴门尼德 芝诺悖论 海德格尔 论解释 开端 正统 
从符号到文化:朱莉亚·克里斯蒂娃的汉语情结
《文艺争鸣》2023年第5期76-83,共8页曾军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当代中国对话主义文学理论的话语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2AZW003)的阶段性成果。
法国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思潮中有许多理论家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汉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德里达、拉康、罗兰·巴特、索莱尔斯、克里斯蒂娃等。德里达界定各种传统的西方形而上学的关键在于揭示语言和文字间不稳定的边缘。在这个意义上...
关键词:西方形而上学 罗兰·巴特 克里斯蒂娃 法国结构主义 索莱尔斯 后结构主义 德里达 浓厚的兴趣 
何种无聊?何种畏?通向何种无?——对海德格尔情绪现象学的一项考察
《复印报刊资料(哲学文摘)》2023年第1期21-22,共2页王光耀 
正如“存在”以多种方式被言说,“无”(das Nichts)同样具有多重含义。在海德格尔看来,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往往将存在混同于存在者,进而又参照着“存在者”、以“存在者”为坐标去理解“无”,将“无”表象为真正存在者的对立概念,或存在...
关键词:西方形而上学 存在者整体 海德格尔 现象学 对立概念 情绪 多重含义 虚无 
芝诺悖论,海德格尔与西方形而上学中“存在与时间”问题的开端被引量:2
《哲学研究》2023年第1期96-104,126,共10页王庆节 
澳门大学发展研究基金和CPG研究项目(编号CPG2022-00026-FAH)的资助。
从海德格尔对时间问题的思考出发,本文对芝诺悖论给出了一个不同于以往形而上学的时间论解释。这一时间论解释试图说明,从巴门尼德与芝诺开始的关于存在与运动的思考,尤其是著名的芝诺悖论,在何种意义上开启了后世西方形而上学关于存在...
关键词:芝诺悖论 存在论 时间 同一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