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道学

作品数:66被引量:8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屠承先干春松许苏民王中江班班多杰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杭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船山学刊》《全国新书目》《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冯友兰论韩愈的三个维度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31-36,共6页韩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7ZDA010);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项目(1626);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SCJJ23ND270);四川师范大学中华文化与区域文明互动研究中心2021年度项目(HDZX202113)。
冯友兰十分重视韩愈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在“三史”中有专门篇章对韩愈及其思想进行论述,在创作“贞元六书”时以韩愈自比。冯友兰推崇韩愈提出“道统”对宋明新儒学的思想史意义,堪称宋明新儒学的先驱。韩愈拈出《大学》《孟子》,不...
关键词:冯友兰 韩愈 道统 宋明道学 
儒家“戏谑”观:从接受到警惕
《文史哲》2024年第5期157-164,168,共9页叶达 
戏谑是一种以引起他人积极情绪反馈为目的且在大多数场合不具备道德属性或义理价值的交往型活动。宋以前儒家对戏谑行为大体持开放态度。以孔子、毛公、郑玄、孔颖达、韩愈为代表的儒者都肯定戏谑的合理性,尤其以郑玄“君子之德,有张有...
关键词:戏谑 宋明道学 接受 道德严肃主义 儒家幽默文化 
“脉”范畴的内涵演变及其生态哲学意蕴被引量:1
《鄱阳湖学刊》2024年第3期109-120,159,共13页陈吉旭 
2024年度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一般项目“中华美学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逻辑及实践路径研究”(编号:A24022)。
“脉”范畴的内涵演变经历了一个不断扩充的过程。“脉”最初是指血管,又被用来指代身体,后被引申为血缘、血脉。因“脉”具有连贯而自成体系的特点,古人将它与自然现象类比,用以描述山川河流等宏观的自然地理形势,由此产生了“水脉”...
关键词:“脉”范畴 生态哲学 治国理政 宋明道学 传统生态智慧 
王船山的“体”概念--对宋明道学“道体”论的重构被引量:2
《社会科学战线》2024年第2期34-49,共16页吴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7ZDA013)。
宋明道学的“道体”被认为是与“今所谓本体意同”的真正本体论。程颐始以“道体”来解释“子在川上曰”,并以“与道为体”论述“道体”,朱子认为其“体”字为“体质”义,而非体用之体,即非体用论意义上与“用”相对的“本体”义。与此...
关键词:与道为体 体物不遗 道体流行 交与为体 气实在论 
从宋明道学与西方形而上学之别看中西文化分野被引量:1
《探索与争鸣》2023年第9期58-69,178,共13页邓晓芒 
宋明道学与西方形而上学对有无关系的理解存在分殊,前者理解成以无开端的有,后者只相信以有开端的无。这是基于中西两种不同的甚至是颠倒的文化结构模式,即中国文化所立足的是行为和德行,而西方文化所崇尚的是认知和科学。因此,在知和...
关键词:宋明道学 形而上学 有与无 知与行 言与意 
“感而遂通”:交感、感动与教化——宋明道学政治哲学的一个切入点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2023年第4期83-91,共9页干春松 
“感”作为宋明道学政治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素来缺乏研究者的关注,然二程、张载和朱熹通过对《周易·系辞》和咸卦中有关“感”的意义的阐发,尤其是建构寂感体用的哲学框架,来阐明圣人感万物而照察人间疾苦,并通过感化来调节社会秩序的...
关键词: 感通 二程 张载 朱熹 《周易》 成卦 
“感而遂通”:交感、感动与教化--宋明道学政治哲学的一个切入点
《船山学刊》2022年第6期1-13,共13页干春松 
“感”作为宋明道学政治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素来缺乏研究者的关注,然二程、张载和朱熹通过对《周易·系辞》和咸卦中有关“感”的意义的阐发,尤其是建构寂感体用的哲学框架,来阐明圣人感万物而照察人间疾苦,并通过感化来调节社会秩序的...
关键词: 感通 二程 张载 朱熹 《周易》 咸卦 
王阳明龙场悟道:江南文化与黔域文化的相互交融
《贵阳文史》2022年第5期77-80,共4页张劲松 
王阳明在贵州悟道,既是偶然而遇,也是文化的宿命。它是江南文化对边远地域黔省汉文化的灌注,这是明代中期文化发展的命定,在永乐十二年建省时,就注定了这场双向奔赴。王阳明悟道之前的明代儒文化,受到日益僵化的“代圣贤立言”的宋明道...
关键词:儒文化 龙场悟道 王阳明 明代中期 宋明道学 保守势力 相互交融 
程颢的伦理政治志向、淑世及实践
《复印报刊资料(哲学文摘)》2020年第3期92-93,共2页王中江 
宋明道学或广义的理学的开创者之一是程颢(还有他的弟弟程颐),实践它而最有成效的人物应首推程颢。历史上,儒家的学说、道德信念始终同淑世和政治实践有高度的互动关系。一个儒家信徒决不是一位纯粹的哲学家和思想家,至少就他们的愿望...
关键词:伦理政治 程颢 道德信念 程颐 宋明道学 行道 治世 互动关系 
宋明道学新论——本体论建构与主体性转向(下)
《意林文汇》2016年第18期57-60,共4页傅小凡 
二、诚乃万物资始与圣人之本 周敦颐对道学本体论建设的贡献还在于,他继承和发挥孟子的“诚”范畴,并将其发展为道德哲学的本体论出发点,为道学的道德哲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孟子认为“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将“...
关键词:宋明道学 本体论 主体性 道德哲学 “诚” 周敦颐 孟子 圣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