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震

作品数:108被引量:439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阳明学朱子学儒学心学宋明理学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哲学门》《复印报刊资料(哲学文摘)》《哲学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王船山的气实在论——以“无有先于清虚一大者”为例
《船山学刊》2024年第3期11-26,共16页吴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宋明理学史新编》”(17ZDA013)。
王船山是一位气实在论者,其思想是对张载气论的继承和发展。“气”涉及先天气、后天气的问题,由此引出“先天”说是否成立,以及先于天的存在者究竟何谓等问题。船山认为,凡气皆“有象”“有质”,故气为实在,然而“有质者”必有“未有质...
关键词:船山 先天 清虚一大 气实在论 张载 
现代中国哲学的批判性建构:以张东荪中西哲学比较研究为例
《社会科学》2024年第2期13-25,共13页吴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宋明理学史新编》”(项目编号:17ZDA013)的阶段性成果。
张东荪是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的先驱,他的中国哲学研究往往是基于其对西方哲学的理解之上的。他早期受实用主义本体论和柏格森生命哲学的影响,形成了历程即本体的所谓“我的本体观”;他后期开始注重知识社会学,并逐渐转入中国哲学领域。他...
关键词:张东荪 中国哲学 本体论 中国无哲学 
王船山的“体”概念--对宋明道学“道体”论的重构被引量:2
《社会科学战线》2024年第2期34-49,共16页吴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7ZDA013)。
宋明道学的“道体”被认为是与“今所谓本体意同”的真正本体论。程颐始以“道体”来解释“子在川上曰”,并以“与道为体”论述“道体”,朱子认为其“体”字为“体质”义,而非体用之体,即非体用论意义上与“用”相对的“本体”义。与此...
关键词:与道为体 体物不遗 道体流行 交与为体 气实在论 
“功夫”何以成为哲学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1期45-46,共2页吴震 
在比较哲学的意义上,通常认为西方哲学重理论思辨,中国哲学重工夫实践。尽管这种比较性的说法往往并不周延而失之笼统,因为任何一种哲学形态不可能没有思辨活动,也不可能没有实践导向。然而对孔子开创的儒家哲学而言,修身实践工夫是其...
关键词:当代中国哲学 哲学形态 实践导向 思辨活动 理论思辨 不周延 儒家哲学 主要议题 
王船山的理气论
《学术月刊》2024年第1期11-23,共13页吴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宋明理学史新编》”(17ZDA013)的阶段性成果
在宋明理学研究领域,气学、理学(道学)、心学三分构架,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一个基本预设。张载作为宋代道学的奠基者之一,开创了所谓“气学”传统,王船山的思想以重建道学传统为根本旨趣,丰富和推进了气学理论。船山理气论呈现的思想...
关键词:王船山 气本论 太极  理气一体 
“功夫”何以成为哲学?——对《儒家功夫哲学论》的一项讨论被引量:1
《船山学刊》2023年第4期19-35,共17页吴震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宋明理学史新编》”(17ZDA013)。
儒家工夫论为当代中国哲学研究所重视,这是因为传统儒学以工夫实践为其理论的主要特色,自有一套独特而丰富的以格物致知、修身养性等为核心内容的工夫理论。由先秦孔孟儒学发展到宋明理学,更是形成了一套颇具哲学意涵的本体工夫论系统...
关键词:工夫 本体 儒家工夫论 功夫哲学 
论熊十力的哲学观与儒学观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2023年第7期107-117,共11页吴震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宋明理学史新编》”(项目批准号:17ZDA013)的研究成果。
何为哲学?何为儒学?对此问题的基本看法构成了熊十力的哲学观和儒学观。以体用论重建本体论,是熊氏哲学最重要的原创性贡献,而“哲学只有本体论”的哲学观乃是熊氏哲学的原点。熊氏指出西方哲学将本体抽象为现象之外的“独存”,使本体...
关键词:熊十力 哲学观 儒学观 体用论 本体论 仁体论 
戴震哲学的方法论反思
《复印报刊资料(哲学文摘)》2023年第2期76-78,共3页吴震 
18世纪,戴震哲学异军突起,对宋明理学展开了全面批判。近代以来对戴震哲学的评估各有所见。梁启超、胡适对戴震哲学评价甚高,称戴震“《疏证》一书,字字精粹其志愿确欲为中国文化转一新方向”,或以为其思想是对“宋明理学的根本革命”,...
关键词:戴东原 《疏证》 戴震哲学 宋明理学 钱穆 梁启超 方法论反思 
论熊十力的哲学观与儒学观被引量:2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54-65,共12页吴震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宋明理学史新编》”(项目批准号:17ZDA013)的研究成果。
何为哲学?何为儒学?对此问题的基本看法构成了熊十力的哲学观和儒学观。以体用论重建本体论,是熊氏哲学最重要的原创性贡献,而“哲学只有本体论”的哲学观乃是熊氏哲学的原点。熊氏指出西方哲学将本体抽象为现象之外的“独存”,使本体...
关键词:熊十力 哲学观 儒学观 体用论 本体论 仁体论 
从本体到仁体——熊十力哲学及其与宋明理学的交汇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2022年第11期96-107,共12页吴震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宋明理学史新编》"(17ZDA013)。
熊十力在20世纪上半叶建构近代中国哲学的过程中有突出的原创性贡献。20世纪30年代初,熊氏建构了颇具中国哲学特色的本体论,认为与西洋哲学割裂本体和现象的二元致思趋向不同,中国哲学的本体既非超脱于万物之上的“独存”亦非潜藏于现...
关键词:本体论 即用显体 仁体 以仁为统 宋明理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