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观

作品数:117被引量:10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梁宗华郭齐勇胡瑞琴俞祖华程志华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第二个结合”视野下的毛泽东儒学观及其当代价值探赜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24年第5期28-34,共7页孔玺铭 孔新峰 
202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从‘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的战略考量和内在逻辑研究”(24@ZH011);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特别委托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深刻内涵、内在机理和重大意义研究”(23LLMLA142)阶段性成果。
毛泽东同志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系统论述了“什么是儒学”“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怎样对待儒学”这三个基本问题,形成了思想深邃、与时俱进又特色鲜明的儒学观,为我们党积累了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在“第二个结合”视野下,...
关键词:儒学观 “第二个结合” 当代价值 
论李大钊的儒学观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20-23,共4页姚文兴 
中国李大钊研究会青年项目(2023QNXM05)。
五四运动对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进行了批判,但并未完全摧毁李大钊对儒学价值观的肯定。他结合当时中国的国情,提出了自己对待儒学的独特观点,并形成了他独有的儒学观。他既肯定和尊重儒学的“真理”,也对其中的“糟粕”进行了反思和...
关键词:李大钊 儒学 儒学观 孔子 中国传统文化 
梁启超儒学观的转变——从《新民说》到《欧游心影录》
《现代哲学》2023年第6期125-132,共8页干春松 
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课题(A类)“近代中国国家观年研究”(23JDTCZ001)。
在清末民初,人们政治观念的转变往往可以从他们对儒家的态度变化中窥测到。梁启超也是这样,他的思想复杂多变,尤其是政治主张随着时代的变迁差异很大。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勾勒梁启超的思想演变线索,来发现他的思想与时代的共振。此方面研...
关键词:梁启超 《新民说》 《欧游心影录》 
论熊十力的哲学观与儒学观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2023年第7期107-117,共11页吴震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宋明理学史新编》”(项目批准号:17ZDA013)的研究成果。
何为哲学?何为儒学?对此问题的基本看法构成了熊十力的哲学观和儒学观。以体用论重建本体论,是熊氏哲学最重要的原创性贡献,而“哲学只有本体论”的哲学观乃是熊氏哲学的原点。熊氏指出西方哲学将本体抽象为现象之外的“独存”,使本体...
关键词:熊十力 哲学观 儒学观 体用论 本体论 仁体论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儒学观探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23年第1期3-12,共10页张三萍 张艺川 
202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华优秀传统儒学资源在高校思政课运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YJA710042)。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运用唯物史观研究儒学,实现了儒学研究的方法论革命,改变了“五四”以来文化论争的方向,使古今东西的文化之争,变为封建主义文化、资本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之争。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将儒学的性质判定为封建宗法社...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儒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明清耶稣会传教士的“儒化”--以利玛窦儒学观的形成为例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3年第S01期151-154,共4页李小依 王君兰 
2023年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校级人文社科一般项目(D-KY202317)。
以耶稣会传教士的“儒化”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清代耶稣会传教士“儒化”的原因,以及其在“儒化”基础上采取的上层策略。然后通过阐释代表性人物利玛窦的儒学观的形成及内涵,揭示了宋明理学思想基础上的耶稣会“儒化”思想路线的实质。
关键词:耶稣会传教士 儒化 利玛窦 儒学观 
论熊十力的哲学观与儒学观被引量:2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54-65,共12页吴震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宋明理学史新编》”(项目批准号:17ZDA013)的研究成果。
何为哲学?何为儒学?对此问题的基本看法构成了熊十力的哲学观和儒学观。以体用论重建本体论,是熊氏哲学最重要的原创性贡献,而“哲学只有本体论”的哲学观乃是熊氏哲学的原点。熊氏指出西方哲学将本体抽象为现象之外的“独存”,使本体...
关键词:熊十力 哲学观 儒学观 体用论 本体论 仁体论 
“利用”以“厚生”:张申府儒学观的现代价值取向
《学习与探索》2023年第2期24-30,共7页赵菲菲 康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伦理认同研究”(20&ZD037);2022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饶宗颐复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研究”(2022SJYB1349)。
张申府的儒学观并没有单纯地停留于对传统文化的解读,而是赋予其积极的现代价值取向。张申府认为,科学所关注的工具理性带给人们的是物质世界的满足,而民主所代表的则是人更深层次精神世界的需求,两者的核心精神皆在于理性。而理性是与...
关键词:张申府 儒学观 理性 科学 民主 
利玛窦《天主实义》对“孝”的阐释与推理
《文化学刊》2022年第8期252-255,共4页王佳娣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利玛窦西学汉译中的儒学观及其当代启示研究”(项目编号:17YBA1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天主实义》一书中,利玛窦运用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推理和辩证法,以儒学的重要命题“孝”为出发点,将“孝”与“忠”“仁”“礼”之间建立起内在的联系,得出孝道为德性之首的结论,围绕“孝”构建了其儒学观的逻辑体系。利玛窦的孝道观...
关键词:利玛窦 《天主实义》  儒学观 融合 
开放的新儒学:郭齐勇先生的儒学观
《走进孔子》2022年第4期51-59,共9页高一品 丁四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理学体用观视域下儒家情境伦理思想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CZX028
郭齐勇先生是当代著名中国哲学史家、儒学史家和新儒家之一,他是当代中国哲学界和儒学界的一面旗帜。在中国哲学史研究上,他最突出的贡献是主编了十卷本《中国哲学通史》,亲自撰写了《先秦卷》,并在中国哲学史的书写观念上取得了较大突...
关键词:当代中国哲学 哲学史家 中国哲学史 新儒学 新儒家 儒学观 宗三 主体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